所以,接下來就要看周瑜能不能順利勸降蔣干了。
話說,另一邊,當(dāng)周瑜帶著蔣干離開議政殿后,兩人一路上誰都沒有先說話,
直到二人回到周瑜的府邸后,蔣干方才面無表情的說道:
“公瑾何必如此!蔣某人出使涼州失敗,已無顏回去面見主公,倒不如殺身成仁,以報主公知遇之恩。”
周瑜聞言,則是微微一笑道:
“子翼兄,你我相識于幼年,不說情同手足吧!但也算得上是好友了吧!
如今子翼兄有難,我周公瑾豈能夠視而不管?若是如此的話,我周公瑾還是個人嗎?”
聽著周瑜的這番肺腑之言,蔣干的面色有些動容,隨即便哀嘆一聲道:
“唉!公瑾啊!我知道你是好心!可是我真的沒法歸順鎮(zhèn)北王?。 ?/p>
見得蔣干如此說,周瑜不由得眼前一亮,
因為既然蔣干如此說,那就說明蔣干愿意跟他說明緣由,
既然有緣由,那就有解決辦法,于是周瑜便沉聲問道:
“這是為何?別人都能歸順?為何你蔣子翼就不能了呢?”
面對周瑜的詢問,蔣干則是緩緩開口說道:
“我不能歸順鎮(zhèn)北王的原因有兩點,第一,主公對我有知遇之恩,我不想背叛于他,如果我背叛了他,我過不了自己良心那關(guān),
第二,我的家人都在交州,如果我歸順了鎮(zhèn)北王,那么我的家人,很可能會遭遇不測,
所以,公瑾你不必再勸了,我意已決,明日你便把我交給鎮(zhèn)北王吧!”
看著眼前心懷死志,去意已決的蔣干,周瑜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說啥好了,
直到兩人沉默許久后,周瑜方才一臉鄭重的問道:
“子翼兄!你真的想好了嗎?”
對此,蔣干則是灑然一笑道:
“公瑾兄,你知道我蔣干是個什么樣的人,何須再多此一問呢!”
周瑜聞言,不由得搖頭嘆息,臉上盡是失落之色。
隨后,周瑜讓人給蔣干安排了“住處”,
而他……則是徑直的去找趙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