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旱據(jù)我們估算至少還得四五年的時間,且范圍還會進一步擴大。
據(jù)來往客商說,整個陜西境內(nèi)、甘肅銀川到山西榆林、太原以南地區(qū)、河南鶴壁、新鄉(xiāng)、鄭州、南陽以西的區(qū)域、湖廣隨州、荊州以西的區(qū)域都已經(jīng)波及了,
這么大一片區(qū)域中少則數(shù)百萬人多則一兩千萬人,一年至少的兩千萬石以上的糧食,大明一年賦稅才多少?
若是再持續(xù)個五六年、甚至年,朝廷這幾年存下來的糧食絕對是不夠的。
所以,只要現(xiàn)在我們還有口吃的、餓不死,朝廷就不會賑災(zāi),好鋼用在刀刃上,就是這個道理!
朝廷只要開始賑災(zāi),那么糧價即便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家中的存銀和存糧,渡過大災(zāi)問題應(yīng)該不大?!?/p>
“老先生還真是個明白人,剛才是我說錯了,給老先生賠個不是?!?/p>
李若漣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朝著老農(nóng)拱了拱手,然后低聲道“老先生希望朝廷什么時間開始賑災(zāi)?”
“老漢當然希望明天就開始,但這不現(xiàn)實,我們這種情況各府都有下來走訪的,官府很清楚我們什么時間會撐不下去。
聽過路客商說,早則明年晚則后年。
一是大旱越來越嚴重了,明年除了像渭河、嘉陵江、漢江等大一些的江河還有些水,類似我們村子附近的玉帶河這樣的小河流都會斷流。
我們即便不怕苦也沒有水澆地,那句話咋說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是吧。
二是今年九月開始移民去中南半島,估摸著年前就能完成,明年就能種植。
中南半島的兩千萬人口加遷移的五百萬,這就能種植一億畝了,一年三熟就能往大明輸送數(shù)千萬石糧食。
這都是聽沿途客商們說的,真假也不知道。
可惜我們決定不了,現(xiàn)在只能靠自己,現(xiàn)在苦一點,就能撐的時間長一些,等著朝廷的救災(zāi)?!?/p>
眾人神色一凝,沒有想到底層的百姓竟然有這個覺悟。
崇禎卻是低聲道“可萬一……朝廷不救呢?”
“一定會,朝廷種種政策就能看出皇帝是真心為百姓著想的,能將我們放在心上的皇帝,我們相信他。
你們是商人,自然是想著朝廷不救,你們就能高價賣糧了。
老漢看你們言行舉止也不像是奸商,老漢多句嘴,這種缺德事兒少做,會被清算的?!?/p>
老農(nóng)說完看了看已經(jīng)落下的夕陽,而后站起身體,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塵。
“行了,一會兒太陽就徹底下山了,這離著縣城還有十來里路呢,天黑了你們趕路也不方便,趕緊走吧?!?/p>
走了兩步后,又轉(zhuǎn)過身將竹筐遞了過來“哦,對了,多謝你們的白面饃,這幾個白面饃還給你們吧。”
“老丈,送您了哪里還有拿回來的道理,再說了,這不是用您那窩窩頭換的嗎?”
“老漢也想要,帶回去給老婆子、兒媳和小孫子嘗嘗,但老漢不敢。”
老農(nóng)看著筐中的白面饅頭咽了口口水,臉上卻滿是無奈和糾結(jié)之色。
這一幕看的眾人很是好奇,幾個饅頭而已,有什么敢不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