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為什么會購買國債?”
“前面我們已經(jīng)討論了,除了公信力外,最主要的是有利可圖的。”
“那么這個利到底是什么?朕以為有三種,一種是利息,二是免稅或者抵稅,三是某種特權(quán);”
“先說說利息,現(xiàn)在商人存在皇家銀行中是要給皇家銀行保管費的,從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不等,
但這種說是存,不如說是轉(zhuǎn),因為這筆銀子是可以隨時兌換的,方便他們在大明各地支取。
但是國債卻是不同,是有鎖定期的,例如一年期、三年期、十年期限、三十年期等等,只有到期了才能夠兌換。
每一個期限我們設(shè)定一個利息,存的越久、購買的越多,利息就越高,這一點,諸位能聽明白嗎?”
眾人連連點頭,雖然大家伙不是搞財物的,但皇帝說的很直白,很好理解。
換句話說,這筆購買國債的銀子就算是質(zhì)押。
給利息也沒什么問題,這筆銀子可以用來放貸,或許貸款獲得利息就能覆蓋國債發(fā)放的利息,總得來說應(yīng)該是不虧本的。
“第二個,抵稅!”
見眾人點頭,崇禎繼續(xù)道:“朕說的抵稅是持有國債所產(chǎn)生的利息用于免稅部分。
例如某個商號購買國債一百萬兩,年利率是百分之二,那么一年的利息就是兩萬兩,而商號一年營業(yè)額九十萬兩,三十抽一,就是三萬兩,
但是如果按照抵稅,那就是九十減兩萬兩,再抽稅就是兩萬九千三百三十三兩。”
眾人聽到這里滿臉的懵逼。
按照皇帝的這個算法,直接拿利息和抵稅后少賺了一萬九千六百六十七兩,這抵了個什么?
戶部尚書畢自嚴出班了,沉聲道:“陛下,這一點臣等有些疑惑。”
“且聽朕說!”
崇禎擺了擺手:“現(xiàn)在的稅率是統(tǒng)一的,也就是說無論是年銷售十萬兩還是一百萬兩,坐商都是三十抽一,這很明顯是有問題的。
一是會讓大規(guī)模的商號擠壓個體商鋪,二是會讓財富快速在大商號手中匯聚。
朕前段時間就和你們說過了,稅率不能一刀切,各個行業(yè)的稅收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確定,不同規(guī)模的商號稅率也要區(qū)分。
商號的規(guī)模不是說按照商鋪多少、資產(chǎn)多少等等來區(qū)分,而是按照銷售額來區(qū)分的,
例如每十萬兩銀子一個檔,年銷售低于十萬兩,按照三十稅一,十萬到二十萬兩按照二十抽一,二十到三十萬兩十五抽一……五十萬兩以上,按照五抽一。
按照這個分檔的話,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國債利息的抵稅的重要性了,例如五十一萬兩是五抽一,商稅是十萬兩千兩,
減去兩萬兩國債利息就是四十九萬兩,四十九萬兩是十抽一,商稅就是四萬九千兩,兩者差了五萬三千兩,換作是你們,你們選擇抵不抵稅?”
眾人不由自主的立刻點了點頭。
差近五萬兩,只要不是傻子,那就一定會抵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