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
和鄂爾勒克更懵了:“你是想填起來讓大玉茲分散每米的人數(shù),分散我們進攻的壓力?還是說想從中間走?”
“都不是!”
巴圖爾搖了搖頭:“隘口的河水一米左右,河水離著兩岸的隘口工事二三十米,兩側(cè)通行地離著水面高度一米多,
正常情況下河水是淹沒不到工事的,哪怕夏天上有冰川融化,也不可能。
但如果中間河道堵塞呢?河水會不會漫上河堤,淹到大玉茲的防御工事?到時候不用我們攻擊,他們就得撤離。
這個天氣,軍士泡在水中,能堅持兩三刻鐘就是極限了。如果不撤離,工事沖毀,他們就會被水流沖進河中,死傷慘重?!?/p>
“好主意!”
和鄂爾勒克驚呼。
隘口的河水的確湍急,但也不是沒有辦法。
附近到處都是大樹,砍下帶著枝丫的大樹讓軍士抬著沖鋒,枝丫能擋住……減弱大玉茲的弓箭和火銃的射擊的威力。
河底本就亂石嶙峋,帶著枝丫的大樹扔下去,一顆兩顆可能會被沖走,但數(shù)十上百、數(shù)百顆呢?總有被河底石頭掛住的。
然后用帳篷裹著石頭扔下去和掛著大樹合在一起。
剩下的就是扔石頭了,一人一塊直徑尺許的石頭扔下去,那就是幾萬塊,什么河流都能給瞬間堵塞了。
但隨機皺了皺眉頭:“道路淹沒了我們怎么通過?”
“臨時的河壩能堅持多久?實在不行那就動用牛馬,將他們敢下河、從河堤上走、在河底下用繩子幫助河底中的樹木、石頭、帳篷等等;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只要破了一個口子,臨時堤壩就會被積蓄的水流沖毀。
河壩一垮,水就會快速退去,快則一兩炷香,慢則一刻來鐘,這點時間我們還是可以等的。”
巴圖爾滿臉的自信:“蜂屯蟻聚的第四個好處是讓隘口的大玉茲沒有時間來阻止我們填河。
填河除了能消耗大玉茲的火器,我們填河的目的他們應該能猜出來,如果不想隘口被淹,那就必須得炸毀我們設下的堤壩。
那種爆炸火器威力的確是大,但水中的威力會減弱很多,少則十幾顆、多則幾十顆,如此我們進攻的壓力就小,死的軍士就少了?!?/p>
“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