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官道到底有多長暫時不得而知,但已經(jīng)確定的帶有驛站的驛路是八萬里,這最低都需要四千萬兩白銀。
如果全部道路都要采用這個標準,那至少還要翻上十倍,這不都是大家伙兒賺銀子的機會嗎
賺到銀子,不就能流通了,通貨緊縮不就解決了嗎
“呵呵呵……我還以為你能想出什么解決辦法呢就這”
劉老三也是哈哈大笑,言語中的不屑之意滿滿:“第一,知道修路需要多少銀子嗎一億兩億兩不嫌少,三億五億兩不嫌多。
百姓們在這個過程中的確能賺到銀子,可問題是朝廷有這么多的銀子嗎
田賦一年撐死了三千萬到四千萬兩,商稅不好說,就算是海貿(mào)開起來了,一年算兩千萬兩吧,合計六千萬兩銀子。
各個研究院要不要銀子軍需要不要銀子軍餉要不要銀子賑災等等要不要銀子這些合起來至少要除去七成,剩下的三成也就是一千八百萬兩。
看似很多,對對于整個大明來說就是杯水車薪。
就算是直接和間接、誘發(fā)的經(jīng)濟翻上五倍,大名百姓每人五錢,能干啥到最后還不是被商人們吸走了
最重要的是,百姓們手中沒有銀子,銀子流通少了,稅基就少了,朝廷收取的商稅就少了,沒有商稅怎么修路……如此就是惡行循環(huán)。
修官道只能緩解一時,卻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我艸……
百姓們懵了,剛剛微微放松的神色再次嚴肅了起來,眼中的擔憂之色更重了幾分。
感情他們辛辛苦苦,風里來雨里去的在泥水里苦哈哈的,最后都竟然都是給富商們打工
這誰能受的了
想到這里,百姓們就憤怒了。
“哈哈哈……就這說你笨吧,你又能看出這些問題所在,說你聰明吧,但也只是看到了表面問題,聰明是有一點,但不多!”
解釋的人也是哈哈大笑,這次是直接嘲諷,惹得劉老三大怒。
兩人相互嘲諷雖然透露出了很多問題,但并沒有解決實際的問題。
百姓可就不干了,有人朝著解釋的人大聲道:“李秀才,別理劉老三這個神經(jīng)病,您若是氣不過,等您說完了解決方法后,我去打斷他的兩條路給您出出氣?!?/p>
“就是,您別搭理他,這種欠揍的人不會有好下場的?!?/p>
“公子,您就別賣關(guān)子了,我們這火急火燎的,吃不好睡不好?!?/p>
“是呀,您就趕緊說吧。”
……
“行!”
李秀才很是干脆利落的應了一聲,而后看向劉老三:“老小子,公子今天就讓你明白朝廷與個人之間的眼光差距有多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