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峰和陳雪茹本就喜歡看熱鬧,看到有人群聚集,便也湊了過去。
只見一個(gè)十二三歲的小男孩,虎頭虎腦的,正拿著一根魚竿,和水里的一條大魚僵持著。
夏峰一眼就看出來(lái),水里的是條約莫
40
斤重的大鯰魚。
鯰魚是雜食性魚類,生長(zhǎng)速度很快。
在舊社會(huì),什剎海沒少被扔尸體。
就說(shuō)夏峰之前游泳那次,剛游到一半,就看到了三具尸骸。
好在這三具尸骨扔下去時(shí)間不長(zhǎng),還沒被水流沖散。
不然的話,整個(gè)什剎海不知道能撈出多少骨頭。
這孩子用的魚竿比較短,大概一米左右,是專門用來(lái)釣鯰魚、黑魚的
“地蹦子”
土竿。
“地蹦子”
這種魚竿,在不同地方叫法不一樣。
但它們都有共同特點(diǎn),魚竿短,魚線也不長(zhǎng),一般用
2
米多的釣線。
河邊,小男孩用的是特制麻線,遇水后韌性很強(qiáng)。
夏峰皺著眉頭,大聲喊道:
“孩子,快放手!”
話音剛落,就聽到
“噗通”
一聲,小男孩被拽進(jìn)了河里。
一條
40
斤重的大魚,在岸上拉都費(fèi)勁,更別說(shuō)在水里了。
小男孩可能是太緊張,腿被麻線纏住,被大鯰魚往水里拖。
夏峰把挎包遞給陳雪茹,一個(gè)猛子扎進(jìn)水里。
陳雪茹在岸邊焦急地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