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聽了這話,先是一怔:“這不對勁啊,那可不是普通的小水坑,是當年村里大伙一起挖的水泡子。乖孫,你看到的野豬群有多少頭???”
夏峰回答道:“大概三十多頭,其中有十幾頭是小豬仔,剩下的大多是成年的大豬?!?/p>
老爺子皺起了眉頭,拿起煙袋鍋子,點上煙吸了一口。
“野豬這動物可太能喝水了,就那二十多頭大豬,每天喝的水量差不多抵得上五十個人的量。可那地方在山脈中間,地下是有水的,就算有這么多野豬,按道理也不至于把水泡子喝干啊。”
夏峰瞧著老爺子的表情,趕忙提醒:“爺爺,您也知道,今年這天熱得離譜。要是今年冬天降雪量少,明年的天氣……”
老爺子擺了擺手,示意夏峰別往下說了。
“現(xiàn)在村里有公社,大家都吃大鍋飯,家家戶戶都不用自己生火做飯了。除了我和你奶奶還習慣自己做飯吃,其他人都在公社食堂就餐?!?/p>
夏峰心里明白,老爺子這是已經懂他的意思了。
“晚上我跟你大伯商量商量,這糧食可不能再這么浪費下去了。要是真遇上什么天災人禍,那可是要出大問題的?!?/p>
夏峰見自己的目的達到了,也就不再多言。
老爺子和村里那些長輩們,都是從動蕩的歲月里走過來的,經歷豐富,看問題比他透徹多了。
只是誰都沒料到,后來那場嚴重的災害持續(xù)了整整三年。
如果不是那么嚴重的天災,憑借著咱們種花家人民的智慧和勤勞,根本不會遭受那么大的損失。
當年那場災害,真的是天災與人禍同時降臨。
當天夜里,夏老爺子把白天發(fā)生的事兒,原原本本地講給了大伯夏保家。
夏保家聽后,說道:“爸,小峰的想法和公社想到一塊兒去了。公社正計劃在四道河村的大河上修建一座小型水庫呢。”
接著,他皺著眉頭,滿臉憂慮地補充道:“昨天我?guī)巳ニ牡篮硬榭?,發(fā)現(xiàn)水位比往年下降了不少,有些地方下降了一米多,甚至有的地方降了兩米。”
夏老爺子聽了,眉頭緊緊皺成了一個
“川”
字,滿臉擔憂地說:“咱們廟山這四個村子,不管是種地還是養(yǎng)牲口,全都靠著四道河的水。要是這水供應不上,地里的莊稼恐怕要減產,收成可就懸了?!?/p>
隨后,他提高了聲音,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老大,四道河修水庫這事兒,你得抓緊辦?,F(xiàn)在不是農忙的時候,趕緊召集四個村的男丁,加把勁干活,爭取在秋收前把水庫建好。”
停頓了一會兒,老爺子又壓低聲音,神色嚴肅地叮囑:“明天你去跟你那幾個堂哥商量商量,這大鍋飯可不能再這么毫無節(jié)制地吃了。
差不多就行了,別可著能干活的人使勁消耗糧食,最好悄悄留一批糧食下來?!?/p>
大伯夏保家點頭回應:“行,這事兒不難辦。那幾位老哥,每次看到糧食被浪費,都心疼得不行,讓他們留糧食,肯定沒問題?!?/p>
緊接著,他自信滿滿地說:“至于修建水庫,也不是啥大難題。等我跟其他三個村的負責人商量商量,咱們四個村湊出
300
個壯勞力,不是什么難事。”
夏老爺子聽了,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后天讓大江跟我去趟縣里,看看能不能搞到些鋼筋水泥。最好再聯(lián)系一下打井隊,給每個村打兩口深井。”
夏保家連忙附和:“我覺得行。今年開春賣野豬的錢還在公社沒發(fā)下來,正好可以用來打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