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峰臉上浮現(xiàn)出一抹笑意,不緊不慢地講了起來:
“鄭先生,您別介意我突然提起這個啊。
這個典故可是有實實在在的依據(jù)的,它和當年晏子出使楚國的故事有關。”
“當年,晏子到了楚國,楚王專門設宴款待他。
大家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楚王派人押著一個人來見晏子。
楚王就問:‘被綁著的這個人是誰呀?’
旁邊的侍從回答說:
‘是齊國人,因為盜竊被抓住了?!?/p>
“楚王聽了之后,轉(zhuǎn)過頭看向晏子,帶著挑釁的意味問道:
‘難道齊國人都有偷東西的習慣嗎?’晏子卻一點也不慌張,他回答說:
‘橘樹要是種在淮南,結(jié)出來的果實就是又大又甜的桔子;
但要是種到淮北,就只能長出枳子了。
雖然它們的枝葉看起來很相似,可果實的味道卻相差極大。
這是為什么呢?
就是因為兩地的水土不一樣啊。’”
鄭先生聽完,先是愣了一下,緊接著說道:
“小友對這個典故的解讀很有自己的想法,不過,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p>
“地域環(huán)境對事物的影響確實非常大,但是關鍵還在于是什么人在種植、照料。
不同的人去種,最后得到的成果可能會大不一樣。”
夏峰認同地點點頭,說道:
“嗯,鄭先生說得有道理?!?/p>
可他話音剛落,就話鋒一轉(zhuǎn):
“不過,鄭先生,您說怎么判斷一個管理者水平的高低呢?
畢竟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要是自己都沒有通過實踐取得成果,又怎么能說自己有獨到的見解呢?”
說完,夏峰拿起一個桔子,剝開后放進嘴里,一臉享受地說道:
“真甜?。∵€是咱們這兒的水土好,換個地方,肯定種不出這么好吃的桔子?!?/p>
說完桔子,夏峰又拿起一塊西瓜,感慨著說:
“水果這么多種,我最喜歡的還得是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