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先前猜測,白霧行動總共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跟隨李成這個線索人物,鋪開白霧籠罩男寢一號樓;
第二步,等待李成在達成目的后,執(zhí)行逃生路線;
第三步,在這條逃生路線中,找尋李成失敗原因,從而拿到最后一條未知的宿舍守則;
第四步,男生宿舍守則全部掌握,進而探查出正確的離開路徑。
這就是駱格在心中早早規(guī)劃好的白霧行動框架。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盡管中間有一些波折和插曲,但總體來講這個行動是穩(wěn)步推進的。
現(xiàn)在陳旭、平文斌已經(jīng)撤出行動,艾禪死亡,山信失蹤。
白霧行動的執(zhí)行者,僅剩駱格一人。
十三層,這個男生宿舍一號樓的最高層,沒什么特別。
這里的結構與下方樓層沒有差別,仍然是20間宿舍鑲嵌在長廊兩端。
但讓駱格心生警惕的是,這第十三層中所有宿舍內,空無一人。
就算是目前人數(shù)最少的第七層,也還剩下兩個學生,可這里卻是完全的空白。
不僅如此,駱格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極難察覺的微小細節(jié)。
好像,十三層的面積要比其他樓層都要大上一點……
僅僅只有一點點。
人眼辨認和親自丈量,這么小的誤差是感受不到的,駱格卻另辟蹊徑。
他通過白霧擴散的速度,乃至李成的腳步,發(fā)覺出了這一點點的差別。
除初始地第三層外,其余樓層白霧的擴散速度約在13分30秒左右,誤差不超過五秒。
這是一個極為嚴苛的擴散時長,也象征了李成這個線索人物獨有的“主觀目的”。
但這個第十三層,白霧完全籠罩的時間卻達到14分01秒,足足多出了31秒鐘。
五秒的誤差可以解釋,但長達半分鐘的多余時間是為什么?
駱格的觀察力在第四分店首屈一指,他可以擔保不是白霧的擴散速度變慢,而是總用時的增加。
那么就只有一種解釋。
十三層的實際面積,要比所有樓層都龐大,但肉眼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