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記載:【走山深入,需遍足四野,鄉(xiāng)野小路不可走,拒山靈,引精怪,非也?!?/p>
大意就是,走山人在深入深山后,需要走林間沒有被開辟出來的道路,也就是雜草遍布,一看就不好走的道路。
因為走這樣的路,第一容易發(fā)現那些山中珍寶,第二便是不容易引起山中精怪的懷疑。
那些林間的幽幽小路,都是留給過山人走的,簡單來說就是路人,在一天當中陰氣重的時候,很容易引起精怪的注意。
而過山人過完了這座山之后也就走了,就算引起精怪的注意,只要沒當面遇到精怪都好說。
可走山人不同,走山人世世代代皆在山中行走,一旦沾染上精怪的氣息,那之后的走山將會極其艱難。
即使換了山頭,也依舊容易引起精怪的注意。
當然,古籍當中所記載的精怪,張浩是一直處于半信半疑的狀態(tài)。
既然歷代走山人都著重描繪過山中精怪,也就自然不能證明這東西就是不存在的。
可現在社會,建國之后動物都不能成精了,再加上當代也從未有人見過這些東西,山中精怪的事情吧……
確實不好說。
不過,懷揣著一顆敬畏大山的心,張浩也寧愿遵守這些歷代走山人的規(guī)矩與信仰。
畢竟,他現在可是要靠這門手藝恰飯的。
這時,張浩的眼前泛起刺眼的光亮。
他腳步微微頓住,進而快速邁向前方,行過眼前的茂密叢林,那抹光亮越發(fā)的刺眼。
緊接著,他穿過樹林,迎接光亮。
眼前,是一處空地,再往前方望去,是一處有著極大落差的斷層,茂密的樹林在目光下方極遠之處層層疊疊鋪開。
清新的空氣,刺眼卻溫暖的陽光,陣陣鳥鳴,山林呼嘯聲。
不遠處,連綿不絕的山林延伸百里,最終被迷迷蒙蒙的霧氣所遮蔽,所掩蓋,所保護。
不知不覺間,他走到了一處懸崖峭壁處。
呼~
偶有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
張浩的頭發(fā)隨風飄搖,他看著眼前的景色,一時間竟忘了要做什么,就這么呆呆的望著。
原來……他生活了這么多年的大山,還有如此景色。
這一刻,他的嘴角微微上翹,眼神中露出向往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