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軍機處的外衣剝開,去深看里面的內(nèi)核就能發(fā)現(xiàn),這其實就是披著內(nèi)閣外衣的司禮監(jiān)】
【只不過這個司禮監(jiān)的組成人員是宮外皇帝的親信人員,管的是軍政事物】
各時空的帝王們也在認(rèn)真思考著這個制度。
對于皇帝而言,如何加強自己手中的權(quán)力是他們一輩子都在研究的事情。
內(nèi)閣、軍機處這些玩意聽起來都很好用,但卻并不符合他們各自的情況。
就比如丞相、宰相這一關(guān)怎么過?
作為接任守成之君的皇帝,誰能夠動的了宰相這個職位?
也就唯有像朱元璋這樣自己殺出來的開國皇帝才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出來。
【而軍機處又要配套的密折轉(zhuǎn)奏制度進行使用】
【密折制度在康熙年間就已經(jīng)開始使用,但僅限于少數(shù)親信,這些親信可以直接給皇帝上奏,如果說過去上奏需要逐級上發(fā),并且逐級留副本,交由眾多官員一起討論奏報】
【那么密奏制度就變成了皇帝和心腹們直接發(fā)微信了】
【誰也不知道你在密奏里面跟皇帝說了些什么東西,又是誰跟皇帝說的】
【密奏不但提高了官員的上奏效率和上奏速度,也極大拓寬了皇帝的信息來源】
【群臣們無從知曉皇帝到底掌握了什么信息,又或者誰在私底下其實告了他們一狀】
【密奏制度使皇帝掌握了最大的不對稱,即信息不對稱,誰也不知道皇帝對于官員們了解到了什么地步,他們上報的消息如果隱瞞,皇帝是不是早就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這就讓百官在上報的時候大部分只敢老實匯報】
“嘶~”
各時空朝堂之上無數(shù)人看完這密奏制度后,整個人幾乎嚇的臉色煞白,額頭上也不禁浮現(xiàn)出一層細(xì)汗。
好可怕的制度!
好歹毒的手段!
“陛下,這制度簡直是禍國殃民啊,要是用了這法子將百官置于何處?”
“到時候豈不是人人自危,誰又敢真心實意的去做事?”
“如此作為完全無異于將百官視作了家奴,這簡直就是取亂之道啊!”
“這就是異族蠻夷不懂圣人之道才想出來的法子,我等均一心為國為民,如此手段豈不是令人寒心,太過酷烈了。”
“萬不可采用此道啊陛下!”
“還請陛下明察!”
各時空的朝堂一瞬間炸開了鍋,大宋年間更是如此。
他們可是一直標(biāo)榜著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
急了!
很多官員在這一刻真的是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