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終在幾個小時后,在“啞巴”指導下,進行了大量偽裝工作,勉強躲過了德國空軍重點轟炸,只擁有t-26輕型坦克的坦克第19師,成功躲開了歷史中的命運。
并在薯條君的主導下,派出了一支坦克部隊,幫助坦克第41師部隊,早于預計時間趕到了攻擊出發(fā)陣地。
期間“無線電”也隨著,不斷維持三個師各營之間的通信,發(fā)展出了新能力。
監(jiān)聽附近德軍無線電通信狀況的,雖然無法破譯德軍的無線電,但是通過類似于維克多判斷無線電通信密度的方法,讓薯條君又多了一種對于德軍部隊行蹤的預警方式。
6月24日下午18時,兩個師的部隊都到達了攻擊位置,只等薯條君決定,是不是立即進攻了。
(實際上,蘇軍糟糕的無線電通信問題,不僅僅是缺乏無線電設備如此簡單。
而在考量戰(zhàn)爭初期乃至整個前期,蘇軍已經擁有的無線電使用情況時,就會發(fā)現這些無線電,某種情況下還起到了負面作用。
這是因為蘇軍能夠安全使用密碼進行無線電通信的層級,只能到達集體軍級。
更低層的無線電通信單位,在和平時期,則被要求避免使用,以防止被敵人截獲信號。
這就導致戰(zhàn)爭突然爆發(fā)時,這些無線電部門,缺乏正確使用密碼本經驗的問題,被無限放大。
大量命令在到達軍、師一級后,被迫使用低級簡單的密碼進行發(fā)送,甚至出現了明碼呼叫的故事。
這種情況,不僅僅讓德軍發(fā)達的無線電監(jiān)聽部門,在找到并派出部隊,摧毀這些蘇軍低級無線電臺時十分容易。
還讓德軍破譯這些無線電通信變的十分簡單。
最后導致的結果也可想而知。)
………………
但當薯條君開始檢查進攻準備時,新的問題冒了出來。
從新裝扮中獲得了大量載具知識的蘇因少校報告了,坦克第41師的KV-2坦克里面居然沒有穿甲彈,而是帶著半個基數混凝土破壞彈。
這一問題,對于坦克第41師來說,屬于是基本問題,KV-2炮彈一直不足的他們,早就做好了將這些炮彈當穿甲彈用的準備,因此都不把這個問題當做問題。
(其實從威力上看,問題確實不大,但是原本用途是近距離破壞工事的炮彈,在進行較遠距離射擊時,射擊精度將極為糟糕。)
這個問題,也讓因為當前聚攏蘇軍部隊過多,而失去大規(guī)模補給能力的薯條君感到十分頭疼,無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