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阿廖沙做外置大腦,薯條君可以暫時做回,沖鋒陷陣的薯條了。
阿廖沙則是眾多謎團得到解答后釋然的笑。
有了薯條君當萬能鑰匙,足以解決當前陣地面臨的,大量讓阿廖沙十分不安的問題。
于是在薯條君與阿廖沙敘舊,了解自己離開后整支學員兵部隊的情況時。
“排骨”開始在阿廖沙要求下,在關鍵地點加固工事。
“新來的”開始在阿廖沙要求下,訓練缺乏一切訓練的蘇軍預備役士兵。
“掘地武士”開始在阿廖沙要求下,帶領掘地鼠連隊,在陣地周圍構建伏擊陣地,并擔任關鍵方向的警戒哨兵。
“無線電”開始在阿廖沙要求下,拿著阿廖沙提供的蘇軍密碼本,按照阿廖沙要求的重要順序,挨個嘗試與蘇軍部隊聯(lián)絡。
整個陣地的防御能力以驚人的速度提升著。
(歷史中的蘇軍在利沃夫地區(qū)抵御德軍進攻時,混亂的組織情況不僅僅讓前線蘇軍部隊處于混亂之中,也讓各集團軍指揮部,無法正確的評估德軍的進攻情況,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
于是當很多部隊,實際已經被動的在一些防線上開始戰(zhàn)斗,并且成功將德軍擋住時,蘇軍指揮部門,依然對于德軍在哪個方向達成了突破,突破部隊有多少,突破到了什么地方,缺乏足夠的了解。
在這種情況下,蘇軍指揮部所能收到的信息只有:
擅長滲透的德軍山地部隊和德軍破壞小組,出現在蘇軍陣線后方,對蘇軍各種軍用設施進行破壞,制造的大量襲擊警報。
少數仍能聯(lián)系到的邊境要塞,正在德軍的猛攻下?lián)u搖欲墜,急需增援的請求。
德國空軍穿透了蘇聯(lián)空軍拼死抵抗的防線,幾次飛越了利沃夫,在整個城市制造了巨大的恐慌。
以及方面軍下發(fā)的要求各集團軍反擊的命令。
在這些信息的重壓下,蘇軍的動員與反擊組織開始變得更為混亂。
其中就出現了經典的蘇軍軍官,沖入利沃夫,要求所有可以參戰(zhàn)的部隊立即到指揮部報到,領受戰(zhàn)斗任務的情況。
因此很多最為靠近的利沃夫的關鍵陣地,在蘇軍指揮部無法找到本應該駐守的蘇軍時,是被一些缺乏戰(zhàn)斗力的預備役部隊防守的。
這種情況進一步導致,雖然在戰(zhàn)爭第一時間真的沖入這些地方的德軍并不多,但是雙方一交手,陣地馬上岌岌可危的情況,給蘇軍指揮部制造了利沃夫即將丟失的感覺。
而正是基于這種情況,機械化第4軍被從方面軍的反擊計劃中調離,趕來守衛(wèi)事實上并不會很快失守的利沃夫方向,并在調動中,變的更為缺乏組織,整個部隊分散在很大地域中。
遭受了同樣命運的還有機械化第8軍,該軍在各種隨時改變的命令下,在開戰(zhàn)的前72小時,一直在利沃夫周邊畫圈圈,但卻始終沒有正式投入戰(zhàn)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