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樣的是在這一招格擋之中,鐘楚明也是明顯的感覺到了,在力道之上,自己似乎是要高出童遠許多的。
一般來說,普通招式的力道差距,基本上可以視為是真實境界上的差距。鐘楚明并沒有童遠那般強大的心神之力,無法探查出童遠的源力境界,所以的,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判斷出童遠的源力境界。
這樣的判斷方式,既是心神之力的弱勢所導致的必然結(jié)果,也是鐘楚明實戰(zhàn)經(jīng)驗厚實的體現(xiàn)。
只是這樣的判斷終歸是一種間接的方式,受制于很多未知因素的干擾,實際上是沒有直接通過心神之力的探查來的精確的。
在鐘楚明的判斷下,童遠的源力境界只是大致的比他低了1層,也就是在元源境3層左右。
這樣的判斷自然是與實際的情況有了很大的誤差。但同時的,也是給了鐘楚明一個別的認知。
說來也巧,童遠的前一個對手化成雨,居然與鐘楚明算是有些交集。所以的,化成雨的源力境界,鐘楚明是知曉的。
這樣一來,就出現(xiàn)了一個有些好笑的結(jié)果來。鐘楚明認識化成雨,并且知道化成雨的源力境界在元源境2層5星。也因此的,在童遠與化成雨的那場對決里,鐘楚明是有仔細的觀戰(zhàn)過的。
同時的,在與童遠的前三招交手中,他又判斷出了,童遠的源力境界在元源境3層左右。
如此一來,童遠的源力境界明明要高出那化成雨不少,可在他倆的對決之中,卻是展現(xiàn)出了童遠不敵化成雨,只是在一次好運的突然反擊中僥幸得手的一幕來。
這一幕,又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在前一場的對決之中,童遠是在有意的示弱。
雖然鐘楚明不知道童遠在上一場對決中有意示弱的具體原因,但他能由此的猜疑出,此刻童遠所展現(xiàn)出的,在力道上的弱勢,會不會也是一種有意的示弱呢?
有意的示弱,促使對手大意,然后再在關鍵的時刻施展出真實的實力來,一擊制勝。
如此的對戰(zhàn)策略,鐘楚明不屑使用,但也不會不小心的應對。
這一番陰差陽錯之下,鐘楚明在一個錯誤的,或是說有著很大誤差的判斷之下,反而得出了一個極為接近事實的結(jié)果來,說起來也是有些讓人啼笑皆非了。
只是這樣一來,之前鐘楚明對童遠還有著一些的好感,也隨著童遠的這種有些讓他不屑的對戰(zhàn)策略,而暗淡了去。
在鐘楚明的心里,對決場上,本該以正大光明的方式獲取勝利,投機取巧之為,若是用在比自己實力更強者的身上也就罷了,也算是一種拼搏。但用在一個實力明顯不如自己的弱者身上,就未免的有些卑劣了。
盡管那個弱者也是一個他不喜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