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掛上魚餌,竿頭輕彈,又下了一竿,這才轉(zhuǎn)頭笑道:“貿(mào)然搭話,小兄弟莫怪?!?/p>
“小子,胡言亂語,莫污了先生耳朵就好。”李云洲蹲在旁邊,眼盯著魚漂,隨意回著。
“小兄弟與時下的讀書人的看法似乎并不相同。你覺得應(yīng)天書院和京都書院那個好?”
“這兩家書院我并沒有什么深入了解過,只是覺得他們教育理念不同,學(xué)子們各取所需就好。”
“哦,小兄弟可否細(xì)說下教育?!崩险咚坪鮼砹伺d趣。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p>
老者一怔,隨即拂須長笑:“是??!古之圣賢早就告訴我們了,可后人卻走偏了?!?/p>
“與其說是走偏了,不如說是因為社會需求,或者說是……上位者的需求所造成的?!崩钤浦拗钢鹌鹇渎涞聂~漂,淡然道:“魚上鉤了?!?/p>
老者轉(zhuǎn)頭看著面前的少年,眼里隱有優(yōu)色“小兄弟倒是直言不諱。”
“人生于世,不過短短幾十載。如果事事都須瞻前顧后,那這人生何其無趣?!崩钤浦捱肿煲恍Γ粗险咝Φ溃骸叭松具^客,何必惹塵埃?你說呢?”
“是老夫過于拘泥小節(jié)了。小兄弟今天算是給我上了一課?!崩险叩灰恍Γ妒制鸶?,魚餌已經(jīng)光了。繼續(xù)掛餌,落竿。
“小兄弟,可是要去應(yīng)天書院?”
“正是,只是不知書院離此遠不?!?/p>
“遠,也不遠。就在城外的小山上?!?/p>
“感謝先生指路,小子就不打攪您釣魚了,先行告辭?!?/p>
李云洲行禮后離開了。
老者望著他離去的方向,若有所思:“人生本過客,何必惹塵埃!看來有些事情不能在等了。”
……
……
京城外有座小山,名叫九龍山,雖不高卻甚是陡峭。三人只得下了馬車,沿著臺階徒步上行。
行至半山腰,一個巨大的廣場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廣場中間立著一塊巨石,上面刻著“應(yīng)天書院”四個大字。
沒有圍墻,也沒有大門。
不知道這個書院是開放式的,還是沒有到目的地。想找個人問問,可整個廣場除了他們一行人,就再也沒有旁人。
李云洲搖了搖頭,心中暗想,這里果然如他們所言,沒招到什么人。
再往上走,道路分成了九條,眾人正糾結(jié)走哪條時,李云洲已經(jīng)邁步前行了。
是一條名為中宮的道路,兩側(cè)怪石嶙峋,蒼松翠柏,景色秀麗。
李云洲帶著眾人爬上了一道山脊,秋日清涼的風(fēng)穿過山間,吹拂在眾人身上,倒不覺得太熱。
“知道為什么叫九龍山嗎?”李云洲看著遠處起伏的山脈回頭問道。
陳瑾喘著粗氣,叉著腰站在那里,抹了把汗,回道:“哎,這,這山有九道隴,形似九龍,所以人們都叫九龍山?!?/p>
“這么簡單?沒有什么傳說的嗎?”
“嗯……沒聽說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