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收稅的來了
咸陽城的清晨被一聲聲清脆的報童叫賣聲喚醒。
“賣報!賣報!吾皇將少府私庫九成充入國庫!”
數(shù)十名身著統(tǒng)一藍色布衣的報童穿梭在大街小巷,他們手中的《大秦日報》頭版用醒目的篆體印著這個震撼人心的消息。
“給我來一份!”一名富商雖不識字,卻執(zhí)著地每日不間斷地買報,他要拿回去從這上面慢慢學字,至于這些報紙,今后用來供奉也是不錯的。
街角的茶肆里,說書人放下醒木,激動地對滿堂茶客說道:“諸位可知,自古帝王皆視內(nèi)庫為私產(chǎn)。唯有吾皇,愿以私產(chǎn)濟天下!此等胸襟,曠古未有??!”
茶客們紛紛附和,一個商人模樣的中年男子站起身,高舉起茶碗:“來,讓我們共敬陛下一杯!”
滿堂茶客齊聲應(yīng)和,茶碗相碰之聲不絕于耳。
能坐在這里飲茶的,不是富商便是達官貴人。
那些個老權(quán)貴近一年來各種攀比的生活已經(jīng)讓他們財富莫名縮水,但現(xiàn)在商人是要敬皇帝,他們敢表現(xiàn)出任何不滿嗎?
在咸陽宮前的廣場上,自發(fā)前來跪拜的百姓越聚越多。
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嫗在孫兒的攙扶下,顫巍巍地朝著宮門方向叩首:“陛下仁德啊!去年寒冬,若不是朝廷修建避寒所,我這把老骨頭早就凍死了?!?/p>
與此同時,蕭何信步來到孟府所在的街巷。
這里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
孟府門前排起了長隊,各色人等手捧禮盒,翹首以盼。
更令人驚訝的是,隊伍中不僅有商賈士人,還有許多普通百姓,官吏倒是不怎見著。
“這位大哥。”蕭何找了一個看似憨厚的農(nóng)夫搭話,“你們這是在等什么?”
農(nóng)夫抹了把汗,憨厚地笑道:“俺是來感謝孟公的。去年饑荒,要不是孟公開倉放糧,俺一家老小早就餓死了。聽說孟公最近在籌辦學堂,俺特意帶了自家種的菜來表示心意?!?/p>
旁邊一個書生模樣的人插話道:“西公創(chuàng)辦學堂,我等寒士才能有讀書的機會,此等恩情,不能不報?。 ?/p>
蕭何心中五味雜陳。這些百姓顯然不知道,當初孟巍然和西文彥開倉放糧是迫于皇帝的壓力。
如今興辦學堂醫(yī)館,也是皇帝一手推動的。
但在百姓心中,西文彥和孟巍然已然成了活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