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望去,身后的將士們個個氣喘吁吁,武勛家眷們更是狼狽不堪,不少人因長時間的顛簸而面色慘白。
李霖仍小心翼翼地背負著慶帝的遺體,晉王默然跟在一旁,神情晦暗。
李徹這才感覺到一種真實回歸的感覺。
遲來的真實感,讓他意識到這一夜之間,大慶發(fā)生了巨變。
這一夜,大慶失去了皇帝,折損三位藩王。
數(shù)千名將士糊里糊涂地成為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如此慘烈的皇位之爭,縱覽史書也屬罕見,絕對稱得上是國難了。
但從李徹的角度來看,這一趟卻是贏麻了。
看看他獲得了什么:
他得到了傳國玉璽和正統(tǒng)遺詔,掌握了法理與大義。
大量開國勛貴如今與他休戚與共,這些人的忠誠與能力毋庸置疑,正好彌補了奉國將領不足的短板。
再加上接收的錦衣衛(wèi)、暗衛(wèi)等精銳力量,奉國的實力得到了空前提升,更擁有了名正言順問鼎天下的資格。
而對于大慶而言,這一晚上絕對是災難。
皇帝駕崩,朝堂被世家門閥把持,天下即將分裂為兩個對立的陣營。
和平的時代,結束了。
毋庸置疑,接下來的朝堂必將掀起腥風血雨的清洗,地方官員不得不選邊站隊,而百姓的賦稅也必將水漲船高。
內戰(zhàn)開始,這片和平了二十年的土地,即將陷入更大的動蕩之中。
李徹嘆了口氣,翻身下馬,從懷中拿出地圖。
霍端孝和朱純等人也默契地湊了過來。
李徹緩緩開口:“回帝都之時,內閣制定了兩條撤退路線,我們現(xiàn)在議一議,哪條路線更好?!?/p>
就在此時,一旁的晉王突然開口:“老六。”
李徹抬頭看去:“三哥,怎么了?”
晉王面色麻木地搖了搖頭:“我就不跟你回奉國了。”
李徹聞言,眉頭微微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