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dāng)然知道,長安城的戰(zhàn)績無法復(fù)刻。
別說他自己了,就是日后歷史中的名將,怕是都難以復(fù)刻。
那是集天時地利人和為一體,才能打出來的孤例。
杜輔臣目光灼灼地看著李徹,聲音沉凝:“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
“陛下若是真心憐惜那些士兵性命,便更該整合力量,以最快的速度結(jié)束這場內(nèi)戰(zhàn)?!?/p>
“如此,方能使天下早日重歸一統(tǒng),黎民得以休養(yǎng)生息,將傷亡降到最低。正所謂長痛不如短痛,陛下請三思??!”
這一番話卻是點醒了李徹,自己之前確實有些過于執(zhí)著于完美的勝利,總希望能以最小的流血代價去贏。
但戰(zhàn)爭的本質(zhì)就是殘酷的,有時候加速進程反而是最大的仁慈。
李徹沉吟片刻,隨即站起身,對著杜輔臣鄭重拱手,深深鞠躬:
“杜相金玉良言,振聾發(fā)聵,朕有時過于執(zhí)著。。。。。。受教了!”
杜輔臣見李徹從善如流,甚至對自己這個老臣躬身行禮,心中更加欣慰。
有決斷,有手段,更能聽得進諫言。
先帝的眼力真是太好了,這簡直就是明君典范啊。
“陛下能作此想,實乃天下萬民之福?!倍泡o臣捋須微笑,眼中滿是贊許。
李徹直起身,神色已然恢復(fù)從容。
他拉著杜輔臣重新坐下,又說道:“杜相既到洛陽,便安心住下,不必再憂心帝都瑣事?!?/p>
“眼下,這洛陽城百廢待興,正需老成持重之人打理,便請杜相替朕梳理民政,安撫百姓,恢復(fù)生產(chǎn)?!?/p>
“待秋高氣爽之時,杜相再隨朕一同渡過長江,直入帝都,屆時再論杜相之功!”
杜輔臣知道這是李徹對他的倚重,立刻拱手領(lǐng)命:“老臣必竭盡所能,不負陛下重托!”
。。。。。。
李徹這邊是君臣相得。
而千里之外的帝都,卻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光景。
秦會之心中早已斷定,杜輔臣此去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定然是投了李徹。
但這餿主意是他出的,他哪里敢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