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巨大的反差下,目睹全過程的余貴手下沒有笑出聲都算非常有自控力了。
當(dāng)然薛云并不知道這些,但他確實有意給了山民部落一個下馬威。
蠻夷畏威而不懷德。
這點看看戎人就知道了,而山民更是蠻夷中的蠻夷。
對付蠻夷是不能講理的,要講也是講物理。
因為暴力是蠻夷唯一能聽懂的語言。
太過有禮反而還會讓蠻夷蹬鼻子上臉。
這一場會晤的時間不算差,彼此也沒聊太多的東西。
基本上都是薛云在問,山民首領(lǐng)在答。
話題基本都圍繞著戎人,最后在關(guān)心一下山民的情況,有什么需要幫助的。
一切都是為了讓他們來年能繼續(xù)共同打擊戎人。
為此薛云將掃滅戎人部族繳獲的一部分武器都贈與了山民,甚至還給了他們五百個戎人女人。
主要還是山民部落的人口太少了。
比如眼前的山民部落總共才有一千多族人,往往能拉出來打仗的戰(zhàn)士才幾百個。
這還是因為山里環(huán)境惡劣,人均壽命不長,老人都沒多少的關(guān)系。
為了能增強山民部落的實力,首先便要解決人口問題。
人多了,部落實力才能變強。
這也是薛云為何要給他們五百個戎人女人,一切都是為了生育增長人口。
就算他不給,山民也會去搶。
因為山民同樣知道壯大部落的實力與人口息息相關(guān)。
奈何他們遠(yuǎn)沒有薛云這般強大的實力,凡是能劫掠的戎人部族規(guī)模都不大。
不像薛云一場仗打下來,光是戎人女人都能俘虜個幾千人。
薛云相信,在他持續(xù)不斷地援助下。
給這些山民部落幾十年的功夫,未來必然會取代自己成為戎人的頭等心腹大患。
至于尾大不掉怎么辦?
這是后人該考慮的問題,而他首要考慮的是如何滅絕戎人。
會晤結(jié)束。
薛云便率領(lǐng)著大軍開始一路向南,而余貴手下則需要繼續(xù)留在山民部落充當(dāng)聯(lián)系人。
雖然留在山民部落非常艱苦,但好處是待個年回來,只要不犯錯未來必然能成為薛云麾下重點提拔的對象。
如果繼續(xù)留在軍隊,少說都能升任為都尉,轉(zhuǎn)入官府的話起步都是縣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