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竟擇帶著一幫小伙伴跑到了書房,開始寫申辯的折子,這個折子的實際意義不大,只不過是作為臣子被御史臺參了之后,必須要做的一件事罷了,路竟擇是有品級的將軍,你別管人家這品級是怎么來的,人家也是個有實權的將軍,被御史臺參過之后,必須上折子申辯,要不然你就是看不起御史臺,看不起御史臺那就是看不起統(tǒng)治者,最后弄死你都是輕的,但是路竟擇不涉及到這些東西,他不過就是走個流程罷了,最后估計也就是罰俸幾個月罷了。
他知道自己寫字很難看,所以就由林承軒代筆,他現(xiàn)在是拼了命的練字,可是不管怎么練就是練不出來,他都已經(jīng)有了放棄的打算了。
中午,路朝歌準備了兩大桌子飯菜,讓大家在王府吃了一頓,席間秦之楷等人向路朝歌請教了一些問題,主要是考武院所需要的一些準備,路朝歌也算是知無不言,這些人好也好壞也罷,終究是涼州治下之民,他們有心進入武院,這也是好事一件,路朝歌不想打擊這些人的積極性,人家想要積極向上,這不也是一種改變嘛!
第二天一大早,涼州的大朝會,沒錯,就是大朝會,現(xiàn)在李朝宗其實就差登基稱帝了,其他的一切一切和皇帝沒有什么區(qū)別了,而提到登基這件事,李朝宗一直就說時機未到,到底什么時候是時機到了,除了李朝宗沒人知道。
涼州的大朝會是在禁軍衙門,地方本來就不大,所以不能像正兒八經(jīng)的大朝會一般所有人都參加,除了六部尚書、侍郎以及雍州道道府的官員,再就是一些在長安城的將軍們,大朝會上基本上也就是文官在說,而武官這邊基本就是來走個過場的,他們沒什么要說的,他們就負責打仗,別的一概不管,這也是秉承了涼州的一貫傳統(tǒng),文不掌軍武不干政。
禁軍衙門內(nèi),文武官員分坐兩側,就是坐著,至于為什么不是站著……為了方便路朝歌打瞌睡,一開始的大朝會,路朝歌基本上是不參加的,因為這會耽誤他睡覺,而且他也不喜歡往那一站聽人家在那白活,他就練成了站著睡覺的本事,后來李朝宗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就改了規(guī)矩,以后大家坐著說事,一站兩三個時辰,也是夠受的。
大朝會其實就是一個匯總、匯報加總結,總體上流程都是大差不差的,只不過每次匯報的東西有所不同而已,整個流程沒什么好說的,所有人最想看的其實就是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鞠永安今天會參多少人。
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御史臺御史大夫不可能親自去參那么多人的,這都是御史臺的官員寫好的折子,然后由鞠永安前來匯報,畢竟這禁軍衙門就這么大點地方,要是把御史臺的官員全都拉過來,這衙門能塞的滿滿登登的。
鞠永安也不負所望,一口氣參了四十多名官員,這里面上到各地道府下到知縣、縣丞,只要是證據(jù)確鑿的他就沒有不敢參的,人家參的那是有理有據(jù)。
眾人也都習慣了鞠永安的操作了,反正每次參過之后,肯定有一大堆人倒霉,涼州缺官員不假,但是也絕對容不下那些害群之馬。
眾人看著鞠永安手中最后一道奏折,都猜出來了這肯定是參路竟擇的,越是高官放的位置越靠后,這都不知道什么時候成為了一個慣例了。
“臣,參從二品鎮(zhèn)國大將軍路竟擇,招搖過市儀態(tài)不整,有失王府體面。”鞠永安開口道。
“嗯……”聽到鞠永安的參奏,所有人都愣住了,不應該是參路竟擇打架的事嗎?怎么變成儀態(tài)不整有失體面了?這個不對勁??!
“不是打架有失體面嗎?”李朝宗疑惑道。
“打架算不得有失體面?!本嫌腊舱f道:“小孩子打架常有之事,不能因為路竟擇將軍是將軍,就忽略了他是一個孩子的事實,更何況這一架打的有理有據(jù),臣不認為有錯?!?/p>
“鞠大人,你的意思是打架沒錯?”路朝歌看向了鞠永安問道。
“打架不對,但是也要分為了什么打架?!本嫌腊矊β烦璧哪抗獠婚W不避:“為了保護家人打架,沒錯。為了維護國家利益打仗,沒錯,有功。為了消滅那些企圖亡我國家滅我種族的人而打仗,沒錯,有功于天下。”
“我涼州以武立于天地之間,我涼州男兒豈能沒有血性?”鞠永安看都不看眾人投來的目光:“若是連路竟擇這樣的將軍都失去了血性,我涼州未來如何用武力威服四方,如何讓天下百姓過上安生的日子?”
“鞠大人,您以前不是一直提倡教化蠻夷的嘛!”路朝歌笑著問道。
“哼……”鞠永安冷哼一聲:“自從大都督入主長安,我就發(fā)現(xiàn)了一件事,道理這東西有人聽那才叫道理,沒人聽的道理就跟屁一樣臭不可聞。”
“這個道理想要讓人聽,還能聽的懂,那就必須自己足夠強大才行,只有自身強大起來,才有人愿意去聽你講道理,不然你說的道理哪怕在有道理,也沒用?!本嫌腊怖^續(xù)說道:“現(xiàn)在咱們涼州走到什么地方都有理,就是因為有強大的軍隊作為保障,你要是覺得我沒有道理,那我就打到你認為我就是真理,以前我不喜歡這樣的做法,覺得失了大國的體面,可是自楚內(nèi)亂以來,我越來越覺得我們這些讀書人講的道理在好,也好不過抽出刀來架在你的脖子上問你,我的道理你覺得是不是天下最有道理的道理?!?/p>
“鞠大人,咱事先說好了?!甭烦韪杏X這鞠永安像是變了一個人一般:“文不掌軍武不干政這一條誰也不能破?!?/p>
“哼……老夫讀書萬卷,豈能做那軍伍之事,若是如此老夫豈不是枉讀圣賢書?”鞠永安冷哼道:“但是,這不妨礙老夫認為軍隊就是國家強有力的支撐和保證,一碼歸一碼,我當不了將軍,也沒本事帶兵打仗,但是不妨礙我認為涼州戰(zhàn)兵當為涼州脊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