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騰和路朝歌談過之后的第二天,大軍開始拔營,路朝歌也沒有阻攔,只是派出斥候全方位對劉子騰和他的大軍進行了監(jiān)視,至于跟上去給劉子騰來一家伙,這件事路朝歌也不是沒有考慮過。
不過最后路朝歌放棄了,一來是時間上有些來不及了,阜寧縣糧倉的糧食夠三十萬大軍三個月的用度,但是涼州軍的德行……純純的善財童子,薊州道的流民也不算少,那些無家可歸的人路朝歌不可能看著不管,可補給線沒有建成,只能靠著阜寧縣糧倉的糧食對流民進行救濟,可糧食畢竟有限,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路朝歌必須在一個月之內打通補給線,要么涼州軍就只能餓著肚子打仗了。
劉子騰帶著大軍撤了后,路朝歌立即傳令武肅軍和廣效軍調頭,到邊界上接替謝玉堂駐守,自己則帶著玄甲軍調頭南向,準備和步嘉澍匯合,直接接手陽州道。
就在路朝歌帶兵準備向陽州道進軍的時候,在平州道的劉子揚和劉子墨所部,接到了劉子騰和路朝歌談和的消息,而浦興賢這邊也在差不多的時間接到了消息,頓時雙方劍拔弩張隨時都有可能開戰(zhàn)的風險。
而于吉昌在外面游蕩了一段時間,確實也燒毀了不少劉子墨和劉子揚的軍糧,不過再被于吉昌截了兩次之后,押運糧草的直接從幾千人變成了上萬人,這讓于吉昌變得無從下嘴,只能帶人后撤前去與路朝歌匯合。
劉子騰在陽州道的守軍在接到了命令之后,立即撤出了陽州道,這段時間他們被步嘉澍和閆向榮折騰的也是不輕,雖然他們堅守不出,但是隔三差五的被驚嚇一番,他們也是夠難受的了,不過四萬大軍想全部撤出陽州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的,駐守陽州道的將軍顧志國沒有把所有的兵力集中在陽州城內,而是分散駐守在陽州城周邊的幾座大小城池中,這樣的好處就是各地相互之間能夠進行快速支援,壞處就是各地的守軍都不算充裕,一旦被大軍圍困進行圍點打援,那各地的不對一旦出城進行支援,就可能被逐一擊破。
好在陽州這一仗沒有打起來,步嘉澍和閆向榮手底下皆是騎兵,也沒有像樣的攻城器械,也就只能隔三差五的嚇唬嚇唬他們,這才讓顧志國手下的四萬大軍得以保全。
顧志國帶著陽州道駐軍離開陽州城,一路上收攏了各地的戰(zhàn)兵,在步嘉澍的監(jiān)視之下離開了陽州道,穿過薊州道回到了豐州道,當顧志國帶兵回到豐州的時候,已經是路朝歌和劉子騰和談半個多月之后了。
而此時的路朝歌已經命人接手了陽州城的防務,他手下的軍隊這個時候已經有些捉襟見肘了,而且手下皆是騎兵,步兵都留在了薊州道邊界上。
在陽州道短暫的停留之后,路朝歌立即讓人控制了陽州道的各個港口,隨后飛鴿傳書李朝宗,讓他立即運送物資過來,他手里的物資已經撐不了多久了。
李朝宗收到飛鴿傳書是三天之后,已經是四月的中后旬了,李朝宗在接到信之后不敢耽擱,立即給個傳書給葦子峪,葦子峪帶著一萬多李朝宗的親軍,一直待在路朝歌登陸的那處廢棄的港口,不過現(xiàn)在的港口可已經煥然一新了,在這里囤積了大量的物資,就是在等李朝宗的命令。
數(shù)不清的運輸車離開港口,浩浩蕩蕩的前往陽州道。
而在平州道,劉子墨和劉子騰的大軍與朝廷的大軍在僵持了這么久,又得知了劉子騰和路朝歌和談之后,劉子墨和劉子揚終于是扛不住了,他們知道若是在這么僵持下去,路朝歌一定會在平州道上插一腳。
雙方在平州道之內發(fā)生了幾次小規(guī)模的沖突,雙方人手都給有損失,總體來講劉子墨他們的損失稍微大了一些,畢竟浦興賢的手底下有不少涼州軍的將軍校尉在,這種小規(guī)模的沖突只不過是決戰(zhàn)之前的前奏罷了。
就在雙方摩擦不斷的時候,浦興賢給路朝歌去了一封密信,送信的依舊是浦興賢的家的世仆浦宜民,這一次浦宜民倒是沒有了前一次那么拘謹。
“浦大人這么長時間一直和對面僵持也是不容易??!”路朝歌笑著說道:“你回去跟浦大人說,待我這邊準備好之后,我就親自帶兵過去支援他?!?/p>
送走了浦宜民,謝玉堂走進了中軍帳說道:“我現(xiàn)在就帶兵往平州道方向移動。”
“你著什么急?!甭烦璧溃骸霸蹅儸F(xiàn)在的糧草不充足,什么時候補給到了什么時候在出兵,反正他們僵持也不浪費我的糧食,就算他們打起來了,也不是一天兩天能決出勝負的,到時候在帶兵趕過去就行?!?/p>
“就怕到時候來不及。”謝玉堂道。
“就這么跟你說吧!他們誰贏誰輸最后兜底的都是我?!甭烦璧溃骸笆裁垂菲ǖ穆?lián)手,占了地盤才是正經的,剩下的都是扯淡?!?/p>
浦興賢投靠李朝宗這件事知道的人可不多,整個涼州道之內知道的只有李朝宗和路朝歌兩個人,其他人對這件事并不清楚,這種事當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了,總不能滿世界宣揚對吧!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這么弄以后咱們還能有盟友嘛?”謝玉堂有些擔心的說道。
“盟友?”路朝歌大笑道:“狗屁的盟友,只要利益給的足夠多,在堅定的聯(lián)盟都能隨時瓦解?!?/p>
“說的也是?!敝x玉堂想了想說道:“是不是調些步卒過來,這邊都是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