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卅晚睇煙花》(粵語詩)
文樹科
年卅晚,年卅晚,行花街
行完花街燒炮仗
燒咗炮仗,燒煙花……
噼噼啪啪,噼哩啪啦
吱吱唦唦,嘰哩哇啦
你哋睇,個度火樹銀花……
夜晚黑:大天空
天空喺度受孕……
《樹科詩箋》2025。1。28?;洷鄙爻巧澈?/p>
《粵語詩中的煙火人間》
——《年卅晚睇煙花》詩學解析
文阿蛋
在當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多元語境中,樹科的粵語詩《年卅晚睇煙花》以獨特的語言質地與民俗意象,構建起極具地域文化特色的詩意空間。這首創(chuàng)作于
2025
年
1
月
28
日粵北韶城沙湖畔的作品,以簡潔明快的筆觸,勾勒出嶺南地區(qū)除夕夜的熱鬧場景,在傳統(tǒng)節(jié)慶氛圍的描繪中,暗含對生命與自然的哲思。詩歌突破了傳統(tǒng)詩歌的語言范式,以口語化的粵語方言為載體,將民間習俗轉化為詩學符號,展現出別具一格的藝術魅力。
一、方言入詩:語言符號的地域美學
詩歌開篇
“年卅晚,年卅晚,行花街”,以重復的口語化表達營造出強烈的節(jié)奏感,瞬間將讀者帶入嶺南地區(qū)除夕夜的特定時空語境?;浾Z作為嶺南文化的重要載體,其獨特的發(fā)音、詞匯和語法結構,為詩歌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靶谢ń帧薄盁谡獭薄盁裏熁ā?/p>
等極具嶺南特色的民俗活動,通過粵語方言的表述,更顯親切自然,仿佛能讓人聽見街頭巷尾的喧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