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到啲乜嘢》(粵語詩)
文樹科
聽得多咗,睇到啲
影哈像哈,好多嘟假嘅
得唔得閑,嘟唔當散散步哈
多睇睇啲,花哈草哈
唔信睇天,心噈嚟咁白云
嚟咁藍空,嚟咁陽光……
《樹科詩箋》2025。3。3。穗城珠江畔
《方言詩學的解構與重構》
——
論樹科《睇到啲乜嘢》的語言實驗與精神突圍
文阿蛋
在當代詩歌的譜系中,樹科的《睇到啲乜嘢》猶如一顆投向平靜湖面的石子,以粵語方言的獨特質地,打破了詩歌語言慣有的書面化桎梏。這首創(chuàng)作于
2025
年穗城珠江畔的詩作,以極具地域色彩的口語入詩,在解構傳統(tǒng)詩歌語言范式的同時,構建起一個充滿生活質感與哲學思辨的詩意空間。從語言形式到精神內核,該詩都展現(xiàn)出獨特的藝術價值,值得深入探究。
一、粵語方言的詩性轉譯:打破語言的
“雅俗之辨”
粵語作為漢語方言中的重要分支,以其豐富的俚語、獨特的發(fā)音和鮮活的口語表達,形成了與普通話截然不同的語言風貌。在《睇到啲乜嘢》中,樹科摒棄了傳統(tǒng)詩歌常用的典雅詞匯和工整句式,轉而采用粵語口語詞匯和日常對話式的語言節(jié)奏,如
“聽得多咗”“嘟唔當散散步哈”
等表述,使詩歌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這種語言選擇,與古代
“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公羊傳》)的詩歌創(chuàng)作傳統(tǒng)一脈相承,回歸了詩歌作為民間情感表達載體的原始屬性。
方言入詩并非簡單的語言移植,而是對語言詩意的重新發(fā)掘?;浾Z中的
“啲”“哈”“噈”
等語氣助詞,不僅增強了詩歌的韻律感,更賦予其獨特的情感張力。例如
“唔信睇天,心噈嚟咁白云”
一句,“噈”
字的使用使語氣更加自然流暢,同時暗含一種頓悟后的釋然,將內心的感悟以口語化的方式娓娓道來。這種語言風格,與艾青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愛這土地》)中直白而真摯的情感表達異曲同工,都展現(xiàn)了語言最本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