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接觸太皇太后,李少君心中也有幾分慌慌。
沒有人愿意面對一個行將暮年者,太皇太后確實熬不住了,但太皇太后將希望放在他身上,李少君覺得自己沒法承受這種重責。
他打又打不過太皇太后,勢力也沒得比,又拿不出什么大藥來救治對方。
如果被太皇太后發(fā)現(xiàn)一絲端倪,李少君覺得自己會被亂刀斬成肉泥。
然后李少君啥也不能做,他還想占人家便宜。
“說來你在宮里參與的那個葫蘆案怎樣了”
張學舟本來打算晾一下李少君,但張學舟還掛念著義妁的事情。
當然,藥葫蘆還在他這兒,事情問明白點有利于張學舟做安排,免得一個不慎將自己牽涉了進去。
“安樂宮嚴查重查涉及了當年的案犯,又涉及了這些人各自家族,甚至連當年的審案官員都被牽涉了,如今下監(jiān)的人有近百,又嚴查過這些人的住所,但當下還不曾找到有效的線索”李少君喪氣道。
“這里頭有沒有什么姓崔的人”張學舟問道。
“姓崔你是不是知道點什么”李少君眼睛一亮問道。
“我想拿葫蘆,怎么也要做一點點事情,打探情況這種事情還是要做的!”
“涉案的崔姓人員有九個,為首的叫崔志府,是太醫(yī)館的太醫(yī)令,他們家一家子都收了監(jiān),他審訊中被拷問了數(shù)次,還被送到了安樂宮,但他一直推脫自己不知情!”
“崔志府嗎”
張學舟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如果事情沒有太離譜的地方,這有七八成可能就是當年與義禮爭藥葫蘆的醫(yī)官。
當然,即便事情并非崔志府所做,至少還有八個姓崔的人涉入了其中,總歸能碰上義妁的仇人。
如果張學舟沒猜錯,義妁也極可能下了監(jiān)。
安樂宮嚴查此事,義妁作為義禮的后代也難于幸免,但義妁作為皇太后身邊的女醫(yī)官,應該還不至于稀里糊涂在剛開始就掉了腦袋。
這同樣是一樁博弈事件,張學舟要賭太皇太后不至于失心瘋處決涉案的所有人。
如果不能讓太皇太后得失心瘋,這就需要給太皇太后一線希望。
張學舟看著李少君,只覺李少君才是維系太皇太后情緒穩(wěn)定的人。
“你咋回事,怎么問一下就不問了”李少君吃完碗中飯菜問道。
“我記得你此前說吃豬肉多了不好”張學舟轉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