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大人!”
“見過東方大人!”
“卑職拜見太中大夫!”
……
眾多紅袍子官員臉色發(fā)土,但他們還是迅速進行了行禮。
在宅子中等待張學舟清醒時,眾人依仗官員身份享受著張宅眾人給予的服侍,哪曾想到這里面還有張學舟的爸媽。
拜會新官員本是上下級親近的方式,眾人覺得進門后就開始得罪這位朝廷新貴了。
“太中大夫?”
“任命了?”
“我現(xiàn)在是太中大夫了?”
新帝無法插手三公九卿等涉及一二三品的官銜,給予張學舟的職位是從四品上的太中大夫官職。
對非朝廷派系的人來說,官銜混亂而難于分辨。
但只要說到一點,那就是申培公當時被請入長安城,對方就是太中大夫這個職位,這甚至讓申培公滿意,這也就知曉了太中大夫的分量。
而田蚡曾經也是從太中大夫直接升任三公之一的太尉。
這個官銜不大,但涉及修訂明堂、改正朔、易服色及巡狩封禪等禮制的權利。
也就是說,張學舟當了這個官,他有權決定大伙兒穿什么樣的衣服作為禮服,又有權決定穿什么樣的顏色,也能制定大漢王朝的日歷,還能修改各種禮儀規(guī)章制度。這個職位的離譜之處在于只要獲得了帝王的認同,哪怕張學舟倡議大漢王朝的圖騰是條狗,大伙兒得拜狗神,那諸多人也只得去祭拜。
簡單來說,他這個職位就是寫文書寫規(guī)章制度,實權不高但又容易形成社會風俗。
如果放在現(xiàn)代社會,他這算是半個教育部長。
張學舟不免還愣了愣。
新帝說干活是真的干活,為了賞賜張學舟‘給事中’找了一個權限內可以安排的最大官職。
但讓張學舟和新帝都沒想到的是,安樂宮居然同意了張學舟任這種職位。
別說新帝可能會發(fā)愣,張學舟此時也發(fā)愣。
“大人,您新任太中大夫,陛下特別提及您在哪兒都可以辦公,可以去京兆伊府,也可以在家,還能去皇宮!”一個紅袍子老官開口道。
禮儀是太中大夫說了算,太中大夫想怎么安排禮儀就能怎么安排。
張學舟覺得居家辦公好,那張學舟就可以行這種禮儀,沒有人會因此說三道四,但他鼓勵大伙兒跟著學習就是另外一碼事了。
“陛下對我東方朔真是恩重如山,我要奮發(fā)圖強報效陛下,啊……你們哪里來的先回哪里去!”
張學舟照例感恩流涕做樣了一番,而后就開始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