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君念了一聲,示意昆侖圣地中諸多大神并非被困于身體,而是被困在心上。
但凡眾神心中去除束縛,這天下哪兒都能去得,而不必困于西昆侖圣地中。
“陛下不走,他們也不會走”帝后道:“所以我想是不是拿江齊作為圣子去奔赴百年之約,探查各處虛實知曉底細也方便,若能拔了頭籌請眾仙神入昆侖商議,而后能探討揭去我們身上的束縛,那就是一件圓滿之事!”
帝后顯然是做了兩手準備,一手準備是探查各大圣地底細,看看西昆侖發(fā)動打擊后是否能幸存,另一手準備則是期盼江齊能在百年之約中大勝,從而可以讓各方圣地之主協(xié)商做事,譬如請入西昆侖商談等。
但她安排的事情與帝君存在沖突。
江齊只是蔡麻帶回來的大妖,屬于昆侖山的野修,而張學舟則是帝君所承認的學生,擁有正兒八經(jīng)的名義。
帝君尋求超脫擺脫束縛的概率太小了,這讓帝后不得不準備其他后路。
放在兩天前,帝后也沒什么意見,張學舟當西昆侖圣子就當著。
可江齊踏入了神通境,這足以推翻一切。
帝后沒能耐培養(yǎng)一個修士必然通達神通境,哪怕蔡麻跟了她數(shù)十年也依舊不曾入神通,這也可見神通境并非只要想就能成就。
與此對應便是神通境修士的重要性。
一個新晉升的神通境修士實力在西昆侖中不值一提,但這種修士年歲符合百年之約,事情就有了不同。
而帝后也認同江齊的實際戰(zhàn)斗力。
她見識諸多,能被她認同的神通修士必然實力超群,擁有鎮(zhèn)壓一方的資格,也有概率在百年之約中奪魁。
“你就沒信過張學舟的實力也是拔萃?”帝君低念道。
“他?”
帝后愕然一笑。
她見識過的天才沒一萬也有八千,帝后能看到江齊的殺伐實力,但帝后確實沒瞧出張學舟有什么出類拔萃可言。
對方甚至連他們拿出去做測試的玄鐵斧都沒提起來,只得回妙法宮叫了一個小妖前來幫忙。
別的修士忙著練術(shù)法練武術(shù),張學舟在忙著劈柴釀酒。
這種差異性對比過于明顯,也看不出張學舟有什么厲害的爭斗可能。
當然,帝后必須說張學舟良心還算好,對方至少還記得金蟾法王,不僅沒讓金蟾法王干重活,還讓這老蛤蟆妖在飲帝君的九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