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過程免不了浪費,也免不了試酒。
此時來的人多,張學舟借花獻佛也就方便了起來。
“酒?”
“聽說帝君在釀酒,這就是帝君釀制的酒嗎?”
“娘娘都沒取酒給我們飲過!”
“我來喝喝!”
張學舟不顯生分,眾女神在昆侖圣地也沒拘束和客氣。
短短片刻后,釀酒坊中就多了碰杯和飲酒的聲音。
“酸溜溜!”
“有點苦和澀!”
“氣味嗆得很!”
“我倒是覺得辛辣的同時也讓我血液多了一點沸騰!”
“你們沒感覺這種酒很提神嗎?”
“我喝得完全停不下來!”
眾人紛紛開口,張學舟不免又在那兒拍胸保證自己釀酒的技術(shù)會越來越好,釀制的酒水品質(zhì)也會提高。
“以往是金烏大帝拿三根羽毛在灶膛中燃燒,大帝圓寂后就用不得他方法了,只能拿木材焚燒,木材多煙火焰又不足,釀制的酒水也會多一些怪味”張學舟介紹道:“老師傷心不愿再釀酒,我才接手了釀酒坊,想將這最后一批九珍酒釀制好!”
“金老十的火焰取自太陽真火,這種火焰純粹沒有雜質(zhì),任何木材都難于達成他火焰的條件”湘江女神道。
“那也不盡然”太真娘娘道:“太陰宮有一棵桂樹,那桂樹干啥都不行,但砍了又長,一直不老不死,這個桂樹的桂木燃燒時無煙純火,與太陽真火有幾分相似!”
“我記得你存了一根木頭,難道就是取自那株桂樹?”
“我本想拿桂木接到醉桃樹上,看看這種不老不死是否能給醉桃樹帶來作用,哪知接一處死一處,如今拿來燒了也罷!”
太真娘娘喝了三杯酒,而后在懷中一摸,一根丈長的木頭就摸了出來。
張學舟眼皮眨了眨,一時沒想通太真娘娘是如何藏如此之長的木頭。
但多了這根燃燒時無煙的桂木,他釀造九珍酒的糟糕情況倒是迅速改善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