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關(guān)壽長等主帥早早的便起來了,大軍埋鍋造飯,飯里有米有肉有菜,量大管飽。
吃飽飯后,大軍又拿著武器,揣上干糧,浩浩蕩蕩的向著城外而來。
各軍團主戰(zhàn)軍都留下了一個軍團來守城,而后三個軍團共計二十七萬人,浩浩蕩蕩的排著隊,出了南城門。
燕軍故意少打了一些旗幟,其實也不算少打,因為分了一部分旗幟給龍驤軍。
這樣一來,看著就像是沒有那么多人一樣。
斥候探查敵情,觀察敵軍數(shù)量,絕不可能一個一個去數(shù),不然數(shù)到天黑也數(shù)不完。
基本上就是觀察旗幟,多少大旗,多少小旗,多少將旗,根據(jù)旗幟的數(shù)量來大致判斷敵軍的數(shù)量,因為每個兵團、每個營的旗幟都是有規(guī)定的。
所以有時候,有的將軍為了用少量部隊迷惑敵軍,都會多打一些旗幟,在馬屁股后面栓上掃把,揚起沙塵,這樣敵人就看不清數(shù)量,通過高高豎起的旗幟來判斷他們?nèi)撕芏唷?/p>
燕軍通過這個辦法,來把多的軍隊偽裝成少的。
來到了城外,燕軍陸陸續(xù)續(xù)的開始以兵團為單位集結(jié)。
雙方的斥候你來我往的,騎著快馬打探對方的情報,雙方遇見了就射一箭,射沒射中不重要,接著往前跑。
他們的任務(wù)是打探敵情,而不是殺掉敵人的斥候。
川軍那邊,也開始排兵布陣,大軍陸陸續(xù)續(xù)的集結(jié),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兵團。
川軍并沒有一窩蜂的把四十萬人排成方陣,那樣也沒有用,而是擺出了一個十字形的軍陣。
分別為前軍、左軍、右軍、后軍。
四個軍團,排四個軍陣。
這樣的軍陣,可以讓前軍先與燕軍交戰(zhàn),而后頂住燕軍,左路軍和右路軍向前進攻燕軍的兩翼,并逐步推進形成半包圍的姿態(tài),三面夾擊燕軍。
而后軍則是后備軍,作為機動性,哪邊需要支援就打哪邊。
肖雷還是要比鄭平安強的多的。
城北一戰(zhàn),秦軍三十萬,燕軍三十萬(秦軍以為),鄭平安都敢全包圍來打。
此時城南之戰(zhàn),川軍四十萬,燕軍二十萬(川軍以為),肖雷都沒有貿(mào)然全包圍作戰(zhàn),而是半包圍穩(wěn)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