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在東線戰(zhàn)事進入平靜期時,西線戰(zhàn)事也開打了。
漢中平原北部,是燕軍四十五萬大軍駐扎的地方。
帥帳中,關(guān)壽長、陳慶、白武安、蘇無安、趙彪等將帥,齊聚一堂,開會商討戰(zhàn)況。
關(guān)壽長坐在主位上,說道,
“諸位,過了秦嶺,大家估計也都能看到,這蜀地的路是真難走啊。
原本,我還滿懷信心,覺得我們能夠直接橫掃過去,滅掉川國,但是現(xiàn)在,這復(fù)雜的地形,給了我迎頭一擊啊。
大家有什么看法,便都說說吧?!?/p>
白武安立刻說道,
“關(guān)帥,之前我在秦國時,還沒有北上打涼國,那時候,我便一直計劃著攻略川國一事,可以說,對川國的地形了如指掌。
那時候的川國,還是兵強馬壯的,我制定了一個十年滅川國的計劃。
只是現(xiàn)在看來,用不上了,川國的兵力損失大半,全國上下可戰(zhàn)之兵頂多有二十多萬。
但我們?nèi)匀徊豢傻粢暂p心,川國的地形,才是他們最大的利器。
而我們,兵馬太多了,還有騎兵、輜重、火炮,一旦卡在那崎嶇之地的山路上,被敵人偷襲,我軍便寸步難行,四十多萬大軍全部都得停下。
川軍所剩兵力不多了,我們走哪,他們便去堵哪,而一旦我們真的被堵住了,那再打可就難了。
介于我軍臃腫龐大的兵力,在下提議,分兵作戰(zhàn)!”
關(guān)壽長摸了摸胡子,眼睛逐漸明亮,說道,
“那你說,我們怎么分兵比較好?。俊?/p>
白武安指著地圖上,說道,
“我建議,我軍兵分三路,南下進入川國。
從川國北境進入川國,總共有三條路。
第一條,是東路,由漢中,直接南下,今日巴中,南下南充,再西進成都!
第二條,是中路軍,由漢中向西南,走劍閣,進入廣元,進入盆地后,南下前往成都。
第三條,為西路軍,由漢中向西,走隴南,南下綿陽,再南下成都!
這三條路中,東路軍的山路最短,但乃是川國地勢險峻易于防守之地,兵家必爭之地,川國定然重兵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