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特么的,用個人賬戶來操作這種大規(guī)模的多空爭奪戰(zhàn),這也真夠奇葩了。
就好像是,F(xiàn)1方程式的賽場上,出現(xiàn)了一輛拖拉機。
即便是這拖拉機經過改裝,發(fā)動機也都換了,可拖拉機就是拖拉機,跟F1方程式賽車還是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的。
其中最明顯的一個區(qū)別就是,個人賬戶更容易被人追蹤。
你的動向都被對手看的一清二楚了,那還打個屁啊,純純的送菜。
說直白點,用個人賬戶來操作這種多空爭奪戰(zhàn),顯得這個人很業(yè)余。
楊文松為了避免被人追蹤到,用的都是公司賬戶不說,更是設置了一連串的股權架構。
就比如,用甲公司去開設股票公司賬戶,甲公司的股東有大大小小幾十個,其中有公司股東,也有個人股東。
公司股東幾乎都是皮包公司,這些皮包公司是通過中介找來的一群農村老頭老太太開設的。
個人股東也幾乎都是些路人甲,路人乙。
其中可以再設置幾個迷惑性的股東,來迷惑追查的人。
然后,再通過一系列的法律文件,比如股權質押、托管等等的,將乙公司的控制權轉移到丙公司、丁公司等一眾公司的頭上。
丙公司、丁公司依然是一大堆的持股股東。
然后再通過質押、托管等,把丙公司、丁公司的控制權繼續(xù)轉移。
如此這般,經過幾層的轉移之后,最上游的控制權,牢牢掌握在楊文松手里。
別人能看到的,只是一個不甚起眼的甲公司買進了一些股票。
可能根本就不會去懷疑甲公司。
就算是懷疑了,想要去查一下甲公司背后的控制人是誰,那查吧,沒個三五個月的功夫,很難查清楚。
而三五個月的時間,楊文松早就轉移陣地了。
現(xiàn)在在境外,徐麗麗專門找了幾百家的中介公司,幾百位律師,幾百位會計師,啥也不干,就在那兒幫著楊文松滿世界去開設公司,設置股權架構,編造財務往來報表,以及各種協(xié)議合同。
光是花在這方面的成本,一年就得幾千萬美元。
但這完全是值得的。
加上又有沙魯那一幫頂級黑客的協(xié)助,現(xiàn)在別人想要追蹤到楊文松的資金動向,難如登天。
再看那個阿米爾呢,直接就拿著個人賬戶沖進來了,其中一個還是他自己的賬戶。
這簡直就是在明晃晃的告訴對手,老子來了,向我開炮吧。
一看就是被人臨時抓來當炮灰的。
也是,這阿米爾的確是個理想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