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情況還不清楚,但總之絕對有貓膩!
說是“兩極分化”但很顯然持第二種觀點的人更多,愿意相信江圖的依舊絕大部分都是青州歌迷。
這樣一來自然不可避免的進入了第二輪罵戰(zhàn),估摸著到這個節(jié)目結束之前,這樣的罵戰(zhàn)都不會少,除非……天降猛人把其余幾個大州都打服!
說實話,如果江圖“裝一下”,不表現(xiàn)的那么夸張這種情況應該會好很多。
只不過這不符合江圖的性格,而且萬一裝露餡了,那便真的解釋不清楚,屬于是黃泥巴掉進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
另外江圖覺得也沒這個必要,在音樂領域……或者說整個藝術領域,有些超出常人理解的天才太正常了,且不說周董這樣的頂級天才十分鐘就能給其他歌手寫出一首爆款歌曲,還有一位叫高進的選手,四百多首金曲火遍全國大街小巷,他卻連一件樂器都不會。
按照正常思維,一位作曲人、歌手,連樂器都不會怎么寫歌?
怎么可能會有這種事?
但高進不僅寫了,還火了,巔峰時期憑一己之力扛起短視頻音樂的半壁江山,許多人稱他的歌曲養(yǎng)活了全國半數(shù)
KtV
《我的好兄弟》、《大笑江湖》、《勉為其難》、《我們不一樣》……這些歌曲都出自他之手。
江圖也用過他的一首歌,之前的《清明上河圖》便是他寫給李玉剛的作品。
在一檔節(jié)目中,汪蘇瀧詢問他不會樂器怎么寫歌,高進表示“就哼哼嘛”。
所以一些天才確實是不講道理,老天爺追著喂飯吃。
江圖覺得再比幾輪,他們也就習以為常了,沒必要特地解釋什么。
就這樣,一周之后,第二場比賽開始了。
依舊和之前一樣,按照樓層的順序一個一個上場,作曲人們的順序不動,歌手們統(tǒng)一向后移了一個位置。
在接下來一場場表演之中,觀眾們也看到了先前作曲人們一點點完善出來的歌曲。
并且比起上一輪比賽,這一輪比賽中觀眾們的交流欲望顯然更盛,原因便是看了五境作曲人創(chuàng)作過程之后,再在舞臺上真正看到這首歌,讓他們也有了一種“參與感”,在彈幕上討論著“這里居然改成了這樣”、“那段旋律挺好聽的怎么刪了?”等等。
同樣,在了解完作曲人創(chuàng)作思路之后,觀眾們也能更好的理解這些新歌歌詞、旋律所要表達的含義,大大提升了觀看體驗。
終于,當?shù)谖逦贿x手獲得了屬于自己的票數(shù)退場之后,章顯盛和錦弦雅登場了。
一道觀眾們頗為熟悉的口哨聲響起,與此同時觀眾們也第一次知曉了江圖這首歌的歌名《trouble
mak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