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良久,智光大師回過神來,朝著方牧野合十一禮,說道:“方施主教訓(xùn)的是,蕭遠(yuǎn)山施主的身份,就由老衲來說吧?!?/p>
見方牧野頷首同意,智光大師看向蕭峰,說道:“蕭施主,令尊三十年前乃是遼國皇后屬珊大帳的親軍總教頭,武功在遼國算得第一,就是在大宋,只怕也無人及得上?!?/p>
蕭峰心中生奇:我父親只是個親軍總教頭,武功雖高,但職位低微,又怎能在朝中說得上話?
便聽智光大師繼續(xù)說道:“親軍總教頭雖然職位不高,但負(fù)責(zé)保衛(wèi)皇帝與太后。當(dāng)年契丹的皇帝、太后都喜愛武功,對令尊很是賞識。每逢宋遼有甚爭議,令尊總是向皇帝與太后諄諄進諫,力陳兩國休兵之福,勸他們不要動武用兵。國家大權(quán)掌在太后和皇帝手里,太后和皇帝說不打仗,就不打了?!?/p>
智光大師頓了一頓,又說道:“自大宋開國以來,一直是遼強宋弱,何況宋朝又有西陲的大敵西夏,只要契丹兵不南下,宋朝便求之不得,決不會興兵北攻?!?/p>
“令尊勸諫遼主與宋朝和好,初時宋朝并不知曉,后來消息慢慢南傳,朝中大臣和武林首腦才知令尊的作為,萬萬想不到契丹人中竟有這樣的好漢。有人就想給令尊送禮,令尊卻遣人一一退回,只說:‘我的恩師是南朝漢人,蕭遠(yuǎn)山力阻對大宋用兵,乃為了報答恩師的深恩厚德?!?/p>
眾人聽到這里,明知是三十年前之事,卻也不禁心中肅然,對蕭遠(yuǎn)山這樣的大仁大義之士欽敬無比,忽略了他契丹人的身份。
蕭峰心中也是不由得生出自豪之感:我的生父竟是這樣致力于兩國休兵和好,造福萬民的大英雄!
智光大師抬頭思索半晌,緩緩說道:“我們初時只道令尊率領(lǐng)契丹武士,前赴少林劫奪經(jīng)書,待得讀了他臨死之前留于石壁上的遺文,方知事出誤會,大大錯了。到了后來,我們得知害死的竟是令尊,都心中抱愧萬分,一直耿耿于懷?!?/p>
“事后群雄查究少林奪經(jīng)這消息的來源,原來是出于一個妄人之口。此人存心戲弄那位帶頭大哥,料想他不忿帶頭大哥的武功、聲名在他之上,要他千里奔波,好取笑他一番,再大大敗壞他的名聲?!?/p>
【認(rèn)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fā)時間,這里可以下載。yeuyuedu】
蕭峰沉吟片刻后問道:“嗯,原來是有人不懷好意。大師,這妄人是誰,后來又怎樣了?”
智光大師說道:“當(dāng)年老衲還未出家,武功身份皆是低微,關(guān)于那妄人的身份卻是不知,只聽說帶頭大哥查明真相后,惱怒至極,要尋那妄人問詢,只是那妄人卻已逃了個不知去向,從此無影無蹤。如今事隔三十年,想來也必不在人世了?!?/p>
說到這,他看向方牧野,說道:“有關(guān)此人的身份,方施主想來是知曉的。”
方牧野澹??戳酥枪獯髱熞谎郏鲃诱J(rèn)錯,要開口敘說,雖然講明了蕭遠(yuǎn)山的身份和事跡,但對于帶頭大哥的身份,卻絕口不提,又將假傳音訊的“妄人”點出,卻也是存了些小心思。
果然,蕭峰看向方牧野問道:“師父,您可知那妄人是何人?”
方牧野開口答道:“是慕容博。”
少林寺和伏牛派托請丐幫找尋“燕龍淵”,蕭峰作為丐幫幫主,自然知悉,對于慕容博燕國皇室后裔的身份,也是清楚的。
蕭峰心中一想,已然明了,怒道:“竟是慕容博老匹夫!他捏造天大的謊言,是想害死我爹爹之后,挑起宋遼紛爭,兩國就此大戰(zhàn)一場,兵連禍結(jié),鬧得兩敗俱傷,好為他復(fù)辟燕國制造可趁之機?!?/p>
方牧野看了看蕭峰,對于他是如何知曉慕容博的身份,想了一想,便猜到了大概。
智光大師雖然知道慕容博,但對于他的出身來歷卻是不清楚的,他心有疑惑,問道:“那妄人原來是慕容博,只是蕭施主所言,慕容博和燕國又有何關(guān)系?”
杏子林中的一眾江湖人士,知曉慕容博隱秘身份的也不過寥寥數(shù)人,其余之人無不好奇,先前傳聞慕容博假死脫身,便已震驚武林,如今怎么又和燕國扯上干系了?
蕭峰朝方牧野一禮,恭聲說道:“內(nèi)中情由,還請師父告知!”
方牧野點了點頭,緩緩說道:“姑蘇慕容氏乃燕國帝王之裔,慕容博自幼受祖父、父親之教,以‘中興燕國’為畢生職志,然其時宋遼友好,兵戎不興,全無可趁之機,于是慕容博攜帶資財,遠(yuǎn)赴遼國,設(shè)法與契丹貴人結(jié)交,更進一步熟識了遼國宮廷內(nèi)情?!?/p>
“他得知遼國太后掌權(quán),而太后最信任的族人,便是令尊,每當(dāng)遼朝有將帥官員倡議侵宋,令尊必向太后進言,太后對令尊甚為信服,因此侵宋之議始終未成。慕容博料知復(fù)國之機當(dāng)在除去令尊,于是暗中籌謀,打聽令尊平素喜好,欲設(shè)法從其弱點下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