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姨母愿意配合,我有信心?!?/p>
吳清豐原本堵在嗓子眼的話,就這么咽了回去,他點頭,“我信你。只是,近日我又細想了想,無論是奔喪還是探病,上頭那位都不會放姨母出京,可能還是得走假死這一條路子?!?/p>
林嫦兒也不意外,“我們原本也做了這一樁由頭的章程不是?”
緩了緩,又問他,“只是,姨父那邊,你可聯(lián)系上了?”
無論是奔喪或是探病,都是不要吳清豐他姨父點頭的。
但假死就不一樣了。
上面那位雖然一直打壓鎮(zhèn)北王府,但經歷過難產那事之后,也不敢真的對姨母下死手。
鎮(zhèn)北王妃驟然在京城病故,萬一鎮(zhèn)北軍失控,上頭那位也定然是不希望看到的。
說白了,那位就是又慫又菜,又愛撩。
要收兵權吧,你明明白白著來,還敬你是條漢子,但是暗搓搓的。
他又沒說要,又防著人家。
又想要人家給他賣命,又暗地里各種打壓添堵。
這不是有病么?
腦子有坑才無怨無悔給他賣命。
可顯然鎮(zhèn)北王腦子沒坑啊!
這么些年,夫妻倆分居兩地。
鎮(zhèn)北王妃好容易高齡生產,還給人孩子給弄丟了。
鎮(zhèn)北王心里沒氣,那是不可能的。
這擺明了就是不好明著打壓,就暗搓搓要人家絕后不是?
不說鎮(zhèn)北王心疼妻子,心疼孩子,恨死高位上那位。
就是吳清豐心里,也壓著一口氣呢!
不說他們了,就是林嫦兒一個平頭老百姓,跟那位根本沒往來的,聽了都覺得氣憤呢!
若是換做旁的,不管不顧問那位要個說法,不給就打回京城來也不是沒理。
別說,鎮(zhèn)北王當初還真的想過不管不顧回京城來討公道,只是,可憐無辜百姓。
姨母也不愿丈夫戎馬一生,守了半輩子邊城,最后一時意氣背上謀逆的罪名,第一時間便寫信安撫姨父,這才絕了姨父興兵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