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是顧小鹿,她歪著腦袋侃侃而談,“豬生豬,生錢,生豬,就不愁沒錢養(yǎng)活妹妹啦!”
“小鹿說的對呀!”顧青檸拍手說:“我怎么沒想到呢!這么說的話,也可以送甘蔗苗,種了甘蔗賣給姑姑做紅糖也很好?!?/p>
“哈哈哈,不過,那還可以送小魚苗,讓他們養(yǎng)魚,也可以賣給嬸嬸?!?/p>
顧小鹿這邊開了頭,小娃們立馬發(fā)散思維,無一不是給蔡家想辦法開源的。
吳清豐都認真聽著,最后總結(jié)了一番,還是覺得送小豬最直接,最實誠。
又覺得可以以縣衙的名義送,借發(fā)布通告,往后但凡有生女嬰愿意好好養(yǎng)活的人家,便獎勵小豬一頭。
當然,這獎勵一旦發(fā)下去,若是被發(fā)現(xiàn)之后沒有好好養(yǎng)大女嬰的,便以欺詐罪,做苦役五年,鄰里都有監(jiān)督的職責(zé),若是有發(fā)現(xiàn)及時上報的,原先的小豬便歸舉報人所有。
不過,若是如此,那嫦兒送啥?
吳清豐覺得有些好笑,也有些癲感,但實惠確實擺在那里。
想了想,又拍了一下腦袋,縣衙對女嬰的獎勵早前便制定了一套標準。
如今便沒必要再多此一舉了,所以,等林嫦兒一醒來,他便將自己跟小娃兒們討論出來的結(jié)果告訴了她。
“送小豬?”林嫦兒覺得有些好笑,但確實很實在不是?
特別是自家閨女那句,“豬生豬,生豬,生錢,不是等于錢生錢的循環(huán)?”
加上蔡家雖然貧窮,但院子其實蠻大,原本也有豬圈,而且走邊鄰居并不密集。
所以也不會打擾到鄰居,或是因為豬圈氣味讓鄰居覺得不適。
林嫦兒想了想,覺得確實是個好主意,便點頭說:“那便送小豬吧!回頭你在讓縣衙那邊按照你原先制定的標準把獎勵發(fā)下去,讓父老鄉(xiāng)親知道,縣衙做事不是虛的?!?/p>
吳清豐自然答應(yīng)。
等到小嬰兒出生的第三天,也正好是小學(xué)堂休沐日,林嫦兒便帶著自家一雙兒女,還有顧小滿,加上死皮賴臉要跟姐姐貼貼的小寶,出發(fā)去蔡家村,路過老房子的時候,又遇上眼巴巴看著馬車的厲家姐妹以及王景逸跟小牛。
林嫦兒想,都帶小寶了,就不差多帶幾個。
小孩兒多熱鬧嘛!
又讓六子多套了一輛車,讓嬤嬤跟林宴清一塊去幫著看顧這些小娃娃。
吳清豐肯定是要去的,不過他是要代表縣衙去,等小姑娘滿月的時候,所以這會兒就沒跟著去,難得有借口有假,便留在顧宅陪吳夫人,這些天,李縣丞已經(jīng)習(xí)慣了,能處理的自己處理,沒法處理的才往顧宅送到吳清豐手里,所以縣衙那邊也已經(jīng)習(xí)慣了吳清豐告假。
這邊林嫦兒浩浩蕩蕩去了蔡家村。
這回是有準備的,小豬一頭,鮮活的鯽魚用大水桶裝了六條,豆腐皮十斤,火腿心5斤,雞蛋一籃子,紅糖三斤,上好的米酒兩壇,精米一百斤。
嬰兒包被,小衣服,小帽子,小襪子,尿布這些,徐姨媽跟顧二嫂還有王杏兒都給趕制了一些出來。
沒用什么貴料子,就是用的軟綿軟綿的棉布。
又給產(chǎn)婦的,也有給小嬰兒的,吃的用的,都考慮上了。
鯽魚就是給產(chǎn)婦吃了給孩子催口糧的,然后還帶上了自己一伙人中午的口糧。
東西有些多,也雜。
等到了地方,林嫦兒也沒一股腦往外搬,只讓孩子們抬了小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