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位人被同時傳入到虛擬世界中,這種新聞不可謂不大,說是全世界矚目也不為過。畢竟眼下沒有需要,可不代表以后不需要,誰還沒有個油盡燈枯的時候呢。再看看全球平均壽命,貌似那一天的到來,似乎也不是那么遙遙無期……
上傳實驗當然是很成功了,都是成熟的技術,只所以說實驗,也只是不嘮人話柄罷了。幾千個擁有記憶的獨立數字靈魂,進入到了電腦中的虛擬世界中,這確實是夠震撼人心的。
這可不是人工智能,而是真正擁有獨立記憶,各自人格的活生生的死人啊。
人們總是相信自己看到的,來自于志愿者的家屬們與新形態(tài)下的家人在見面后,立馬就意識到了這的確是來自記憶中的那個人。
于是乎,人類將會永生這個話題直接是蓋過了探索宇宙,蓋過了核聚變成功,蓋過了人工智能的出現……
所以說人最關心的是什么,肯定還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東西,而真正與每個人相關的除了生與死之外,你還能夠想到什么呢?
數字靈魂與人工智能有什么區(qū)別,貌似也沒什么區(qū)別,畢竟都要生活在被架構好的虛擬世界之中。還都是一段會思考,有意識的數據記憶。
至于說該如何對待這種死了,但又沒有完全死去的新老相間的事物,這又將是一件與全人類有關的事情。
從某些意義上而言,以后的世界或許就沒有遺產這件事了,畢竟自己的錢可是都能夠充到自己的虛擬賬戶里了。
至于這種情況之下,是否會產生什么樣的新矛盾,這就沒人關心了,未來的事情當然要未來再說。人類的事情,自然要人類自己去探索。
至于說那些已經選擇進入虛擬世界的人類,在現實中剩下的軀體,其實已經不是那么重要了。
如果有人愿意付錢將自己的尸體保存下去,從而期待著未來某天技術足夠復活的話,陳長生也不介意忍痛開出高價,為他們的夢想付出一些科技手段。
如果要是他們自己都不介意自己的軀殼的話,那么正好便宜陳長生了,直接將之吸收化為最基本的營養(yǎng)物質就是了。
還是那句話,無論如何,自己都不會吃虧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幾千名先死為敬的志愿者在虛擬世界中過上了自己夢想中的生活,如果形容的話,那真是天上人間……
作為被人為樹立起來的榜樣,這些志愿者成了當之無愧的明星,幾乎每天都有無數人在看這些人的日常,從而暗自揣摩著自己未來生活。
就目前表現出來的看,似乎死后華為數字靈魂生活在虛擬世界里,也不是不能接受。
有這種看法的人,在目前這種情況下為數不少,畢竟最近這段時間里,可是有著為數不少的人都選擇了在某一天嗑藥,然后瘋狂瀟灑兩年……
只怪世界誘惑太大,無時無刻都在誘惑著善良的地球人民,向著死亡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