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果倒是不奇怪:“權(quán)勢迷人眼,孫權(quán)自詡聰慧,擅長斡旋內(nèi)外,可終究沒能脫出這兩個字,希望他能及時收手,別鬧得吳國朝堂雞犬不寧。”
劉禪想起來年輕時看過的那些史書,卻是暗暗嘆氣。及時收手這四個字說的容易,做起來可是難上加難,晉獻公立儲不當導致了數(shù)十年的內(nèi)政混亂、秦始皇臨終未能安排好后事,導致二世而亡,這些血淋淋的例子猶在眼前,吳國那邊的事情,怕是沒有那么好收尾了。
不過那也不關(guān)他的事情,又想起了在江陽的諸葛瞻,不禁感慨:“不知道思遠現(xiàn)在在江陽那邊做什么?”
諸葛瞻在回到江陽縣之后,便吩咐王山帶他去找那個主動出資賑災(zāi)的人,而令他意外的是,竟然就是當初在漢壽買地的李端。
“李先生,沒想到是你!”,諸葛瞻也是高興,“這次你出糧五萬斛,解決江陽一帶的糧食問題,又立一功?!?/p>
李端拱手行禮,笑道:“當年蒙侯爺恩庇,陛下厚愛,草民得了官大夫的爵位,宏兒也得以入官學,此等厚恩,李某一直常思報效,如今有了這個機會,當然不會錯過。區(qū)區(qū)小事,何敢言功?”
“不必過謙,賑濟災(zāi)民,為國分憂,李先生一片愛國之心,本侯已經(jīng)能夠體會了?!?,諸葛瞻還是沒停過自己的夸贊,“此件事了,你便隨我一道回成都,面見陛下,這功勞你受得起,不必推辭,另外你的兒子也入太學去學習吧!”
李端心中高興,從上次漢壽到這次主動出資救災(zāi),自己這次也算是出了大血,但得到的回報也是十分豐厚,也篤定了繼續(xù)抱這條大腿的心思。
兩人正聊著,一旁十幾個少年模樣的奴仆,正彎腰背著糧食,跟著管家往外面運。
諸葛瞻看到了,一時好奇,問道:“這幾十名小孩是個什么情況?”
李端回答道:“都是買來的,不過來源不一,有的是市場上買來,有的嘛……”,隨即靠近諸葛瞻低聲道,“有的是流浪兒走了黑市的門路,還請侯爺諒解?!?/p>
諸葛瞻也點點頭,雖然他并不支持豪族蓄奴,但這個事情的解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李端又是立有大功的人,沒必要在這一點上揪著不放。
“這些奴隸,看著也可憐,他們可有本家,本侯愿意為他們贖身?!?,諸葛瞻看著有些瘦弱的孩子背著糧袋,到底還是動了些惻隱之心。
“侯爺心善,李某佩服,這些小奴雖然是李某買來的,但對他們李某也是可以保證沒有虐待,只要好好干活,都是能吃飽的,只不過,唉……這些孩子買來的時候,都很消瘦,有兩個還沒有活下來。侯爺若是愿意,李某愿意以市場價格的三分之一,讓侯爺給他們贖身便是?!保疃藳]有白送,畢竟擺在明面上的事情,還是要出錢做個表面功夫,不然其他那些豪強看他不停做好人,怕是要說他破壞規(guī)則,排擠他了,自己還要在江陽做生意,誰都不能得罪。
諸葛瞻倒也了解他的苦衷,于是拱手回禮:“李先生大德,這樣,本侯于你寫個條子,到時候去成都的時候,來我府上兌錢便是?!?,說完也馬上寫了一份欠款文書,蓋上了自己的私印。
李端接過文書,小心收好,笑著說道:“侯爺稍等,李某立刻去將這些孩子的身契拿來?!闭f罷,便匆匆離去。
羅憲看著他的背影:“此人倒是聰明?!?/p>
諸葛瞻卻是笑笑:“是啊,當初在漢壽,他的眼光就不一般,也識時務(wù),只要不違律法,倒也無妨?!?/p>
兩人正說著,諸葛瞻突然感覺有人輕輕拉他的衣服,低頭一看,一個看起來十歲左右的小奴,怯生生地抬頭問他:“這位大哥,您是不是說要給我們贖身?”。
諸葛瞻心生憐憫,將他抱了起來,摸摸他的頭:“對,我給你們贖身,可以回家了?!?/p>
“回家…”
“對,回家,你還記得你的家在哪里嘛?”
“我家在建寧?!?/p>
“建寧啊…那告訴我你叫什么名字?。课?guī)湍阏业??!?/p>
小孩又看了他片刻,似乎下定了決心,說道:“我姓毛,叫毛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