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文立(李驤)參見陛下!”,兩個年輕的臣子,向著劉禪行禮。
劉禪點點頭:“兩位平身?!?,等兩人站起身之后,劉禪笑著問道:“尚書令,將軍報給他們看看?!?/p>
呂乂點點頭,隨后將軍報交給了兩個人看了看,文立和李驤有些疑惑地接過軍報,然后細細閱讀了起來。隨即就是臉色立刻開始風云變幻一般。
“陛下!”,文立先看完之后,立刻說道,“陰平乃我大漢西北屏障,一旦有失,不僅漢中會腹背受敵,益州亦有門戶洞開的風險,沓中之戰(zhàn),我軍需要全力迎戰(zhàn),不僅僅是擊退魏軍,還要予以重創(chuàng)!”
李驤則說道:“陛下,凡用兵之法,日費千金,千里饋糧,此戰(zhàn)我們必須要處置好糧草問題!做好長期備戰(zhàn)的準備!”
劉禪點點頭,但隨后問道:“不過去年以來,因為春耕、賑災等事務,國庫已然空虛了不少,朕也不想向民間征集賦稅,兩位卿家可有良策?”
聽到劉禪的問題,文立與李驤對視一眼,均感此事棘手。
但他們可不想退縮,文立稍微思索一番之后,說道:“陛下,眼下要緩解燃眉之急,臣與李郎中愿意擔此重任,籌集糧餉!”
劉禪看了看呂乂嗎,后者也是笑著點了點頭,于是便道:“好,上次策論,你二人也是出類拔萃之人,朕如今命你二人,守尚書郎中!全權負責籌措糧草,押運前線?!?/p>
文立與李驤立刻下拜謝恩:“謝陛下,臣等定不負陛下厚望!”
“嗯,你二人且先下去準備,明日到尚書臺與尚書令定下方略,盡快施行!”
“是!”
等到文立和李驤走了出去,劉禪倒也是滿意:“這兩個人倒也是一腔熱血,難得啊。”
呂乂也笑了笑:“頗有見識,還有擔當,日后定成大器。”
劉禪表示贊同,然后說道:“尚書令,你也先回尚書臺吧,后勤之事,要著力準備,此外,要注意前線軍情,隨時隨地報告給朕?!?/p>
“是,臣遵旨,臣告退!”,呂乂恭敬行禮之后,便慢慢走了出去。
劉禪等著呂乂離去之后,也是有細細思索了一番,于是又問道:“奉宗,你那邊的人有沒有前線的回報?”
陳祗從屏風后走了出來,說道:“啟稟陛下,臣的人尚無回報,看起來前線的情況應該是十分突然,不過思遠那邊的應對應該也很快,不然也不會這么快就能有所回報了。”
劉禪聞言,心情放松了一些,隨后說道:“魏軍來襲,也是十分出乎意料,朕知道你的那支隊伍也是新拉起來的,但他們既然要作為全國探查的耳目,日后消息也要盡量快一些。”,頓了頓,突然語氣淡然地又補充了一句,“記住,只需要探查!不可隨意造次,當年孝武皇帝的繡衣使者,不可再重現!”
陳祗心中不由地一凜,還是說道:“是!臣領旨!”
“叔龍!這事有些棘手,你打算怎么辦?”,一腔熱血之后,文立就有些頭疼了,剛剛一股子報國之志上腦,都給答應了下來,結果這會兒才想起事情不好辦,屬實有些繃不住了。
“廣休兄,小弟以為,此事也是一個機會!”,李驤雖然年紀小文立七歲,但卻甚有主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