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肯定的!以后咱們都得指望張老板帶咱們致富呢!”
“就是就是!張耀,以后作坊要是缺人手,可得先緊著咱們村里人??!”
風向,徹底變了。
有了王隊長的表態(tài),村里幾個跟張耀家關系還不錯的漢子,也坐不住了。一個叫張大山的壯漢,卷起袖子就跳進了院子:“張耀,還愣著干嘛!搭棚子這種事,光靠他們幾個哪兒行!算我一個!”
“還有我!”
“我也來幫忙!”
一時間,又有七八個村民主動加入了進來。人多力量大,原本計劃一下午的活兒,進度快得驚人。
平整地面,撒上厚厚一層潔白的石灰,既消毒又顯得干凈。后院那個搖搖欲墜的雞窩,被整個搬到了更遠的山坡下。前院,十幾根粗壯的竹竿子被牢牢地插進地里,上面拉起一張巨大的黑色油氈布,一個寬敞明亮,又透著一股子質樸氣息的涼棚,就這么搭了起來。
陳桃花也沒閑著,她領著大蕓和二蕓,把家里所有的水桶都提了出來,一遍又一遍地擦洗那幾十口大小不一的腌菜缸。缸身上沾染的泥土和灰塵被擦拭得干干凈凈,露出了陶器本身溫潤的色澤。一排排整整齊齊地碼放在新搭好的涼棚下,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有氣勢。
那股子原本屬于農家小院的雜亂和破敗,被一種嶄新的,帶著勃勃生機的秩序感所取代。
臨近中午,陳桃花在幾個主動過來幫忙的婦人協助下,在院子里臨時支起了大鍋。白花花的大米飯,配上一大鍋酸菜燉豬肉,香氣飄出了半里地。
她把最大的一碗,先盛給了齊校長。老校長也不客氣,坐在小板凳上,呼嚕呼嚕地吃得滿頭大汗,嘴里還一個勁兒地夸:“好吃!桃花同志這手藝,我看也能辦個執(zhí)照了!”
一句話,逗得滿院子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張耀端著飯碗,蹲在院子門口,看著眼前這幅熱火朝天的景象,看著妻子和女兒們忙碌的身影,看著鄉(xiāng)親們臉上樸實的笑容,他的眼圈又紅了。
這頓飯,是他這輩子吃得最香的一頓。
吃飽喝足,大家伙兒的干勁更足了。到了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整個院子已經煥然一K-新。
地面平整潔白,涼棚寬敞明亮,腌菜缸整齊劃一,就連墻角都用新砍的竹子圍了一圈籬笆,上面還零星地開著幾朵不知名的野花,土氣中透著一股子雅致,完全是按照齊校長“純天然、原生態(tài)”的指示來布置的。
送走了幫忙的鄉(xiāng)親和民兵同志,張耀一家人站在煥然一新的院子里,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當家的,這……這還是咱們家嗎?”陳桃花喃喃自語。
“是,以后,這就是咱們‘龍門作坊’了?!睆堃p聲說。
夜,靜悄悄的。
張耀躺在炕上,卻怎么也睡不著。他一會兒想想明天該怎么跟那位劉經理說話,一會兒又想想作坊以后該怎么發(fā)展。腦子里亂哄哄的,像是有一萬只蜜蜂在開會。
他悄悄起身,走到院子里。
月光如水,灑在新搭的涼棚上,灑在那一排排安靜的腌菜缸上。一切都顯得那么不真實,卻又那么觸手可及。
他從懷里掏出那張已經被他摸得有些起毛邊的營業(yè)執(zhí)照,借著月光,又看了一遍。
“龍門山貨加工作坊”。
他笑了,那是發(fā)自內心的,帶著無盡希望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