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陸戰(zhàn)失敗了,或許還能夠活下來一些人,海戰(zhàn)如果失敗了,不是跟隨著船只一起沉入大海,就是靜靜等待著大海的吞噬,絕無生機可言。
“那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在中南亞建立的一切,也存在被發(fā)現(xiàn)的可能性?”張任聽著這樣的巡邏,明顯想到了另外一種情況。
那就是因為一些意外的因素,導(dǎo)致了正常糧食和補給不足,簡單的靠岸登陸補給,說不定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在中南亞所做的一切,到時候,很多事情,就很難辦了。
“理論上來說,確實是這樣,所以這也是我為什么,希望你們先行建造要塞的原因,只要要塞起來了,不管怎么說,都能夠立于不敗之地,別說對方的能力堪比李牧,就算對方是淮陰侯在世,也不可能打穿的…”盧軍十分自信的說道。
甚至為了驗證要塞的可靠性,他還特意去找了一下韓信和白起,認真的研究了一番。
而最開始的韓信,聽到這樣的話,然后再看了一下地形,又看著和他講話的劉桐,完全沒有對戰(zhàn)的想法。
哪怕兵力十比一,面對這種離譜地形,真帶著五十萬軍隊,也不可能咬碎十萬人的防御,地形的優(yōu)勢,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整個戰(zhàn)場的覆蓋面積,一次最多允許三萬人投入戰(zhàn)爭,而防御方居高臨下,高聳且平坦的高處城墻,能夠允許的防御部隊,更是遠超進攻軍隊。
在地形極為不利,交戰(zhàn)范圍內(nèi)人數(shù)占劣勢的情況下,有十倍兵力又能干嘛?
強攻能打下來嗎?完全不可能,與其強攻打下來,還不如走盤外招來的實在一些,至少成本更簡單,而且傷亡也小,效果也更明顯。
反正白起在看了之后,給予了差不多的評價。
不過不管是白起也好,還是韓信也罷,都進行了提醒。
那就是這種程度的要塞固然安全,但也容易麻痹心靈,如果不是成熟穩(wěn)重之輩,很有可能上當中計,到時候失去了自己引以為傲的一切優(yōu)勢,覆滅也就在朝夕之間。
“兵者,置身死地而謀生,可同樣,先謀敗者后謀勝,立于不敗之地,可為萬功…”張任認真的點了點頭,看著地圖上面那個巨大的要塞符號,滿意的點了點頭,言語當中也透露出一股自信。
憑借這一座要塞進行兜底,不管是輸是贏,也不可能影響到他們。
基于這一點,在相關(guān)的謀劃和謀算當中,自然也會激進不少。
像這種攻占東南亞的計劃,也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提出來,并且進行議論的事情。
而盧軍的參與,更像是一種意外,一場針對于這件事情的意外。
不過對于張任的自信,盧軍還是能夠理解的,任誰擁有如此充足的底氣,在施展和謀劃的時候,實力都會上升很多。
畢竟自信,同樣也是實力的一種,而高度的自信,真的是如此。
不過在守城這一方面,盧軍最欣賞的,還是陳熾陳公熙,如果是這個人來守城,給出勞動力的情況下,才會讓人們明白,什么叫絕望之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