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不是義父走得快,他當場就可以把董卓掛在自己的方天畫戟之上,何須待明日起大軍。
“既然奉先有如此自信,明日作為先鋒如何?”丁原看著自己的義子呂布居然當場出來挺自己,內心當中的愉悅達到了巔峰。
這個義子果然沒有收錯,就沖這份勇氣,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可保家族無憂。
“多謝義父,明日我定將董卓的身體掛在我的方天畫戟之上,讓他們明白什么是九原呂布?!眳尾夹老踩艨竦漠攬鲂卸Y,身為一名武將,卻擔任著文臣的職位,還要干著文臣的活兒。
一直傷筋動腦的,心中是十分的不爽和壓抑,如今居然有機會當先鋒,如此機會豈能放過?
至于對手董卓,那都不重要,呂布對自己的武藝極為自信,只要和自己對上,區(qū)區(qū)董卓,何足掛齒。
此時站在一旁的諸將連忙起身應和著,眾人都對于呂布的武藝,都相當自信。
作為一個主簿,對自己的工作實在是有心而無力,實在干不下去,只能跑到軍營當中。
一邊操練著曾經(jīng)手底下的士兵,一邊和軍營里面的其他將校切磋武藝。
當然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一打很多個,呂布就是那個一。
作為無數(shù)次圍攻呂布的在場諸將,十分清楚這個丁原手下的義子,到底有著何等恐怖的武力。
而丁原此人,其實并不在意武力的高低,因為他自己的武力值就并不低,正是因為如此,覺得武力值高低并沒有什么影響,反倒更希望呂布從事于文職,在文臣的道路上能走得更遠一些。
畢竟戰(zhàn)場之上,誰又能輕言無敵,誰又能縱橫不敗?作為善騎射的丁原,又豈能不明白這些道理?
對于呂布也給予了自己的真誠,好歹是自己招收的義子,豈能隨隨便便的便死在戰(zhàn)場上?
即使自己的這個義子武力值好像很高的樣子,但是匹夫之勇,又豈能穩(wěn)固?
丁原其實不是很喜歡自己的義子呂布前往軍隊當中,不是因為擔心他奪了自己的權利,而是癡迷于軍隊,只善于武而不能文,在當前這個世家掌握大權的時代,其實是很難走的。
在場的眾將齊聲贊揚著呂布的勇武,言語當中充滿了自信與真誠。
“呂布將軍出馬,定能斬董卓在洛陽城外?!?/p>
“區(qū)區(qū)西涼董卓,怎么可能是我們呂布將軍的對手?!?/p>
“我敢斷言,董卓若與呂布將軍交手,不出十招,董卓必死。”
…
這個來自九原的呂布,用自己的武力征服了在場的所有將領,甚至包括了丁原。
雖然嘴里面說著武力不重要,但是呂布的武藝,依舊是丁原選擇他作為自己義子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