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林碑就算有一些小聰明,但終究只是一個武夫而已,又怎么可能會識破他的計劃?
可惜,可惜了!
就這么一個武夫,斷送了他楊家的這一脈數(shù)百年的積累。
驕傲和自滿,亦或者是自負天才的心態(tài),終究影響到了他,也影響到了他所能夠看到的一切。
不過還好,但愿他所做的一切還來得及。
楊修側(cè)頭看著遠處,強行壓下內(nèi)心當(dāng)中的不寧,事到此處,唯有果斷的做出選擇,方有一線機會!
而在長安到達北地城的這段距離當(dāng)中,丘林碑的行軍速度并不快。
就算丘林碑內(nèi)心當(dāng)中很著急,督促軍隊快一點,就好像前線很危險,需要他快速前往一樣。
但也改變不了一個情況,那就是北上的過程當(dāng)中,并沒有那么好走!
而一路隨軍的楊修,腦海當(dāng)中卻在不斷的思考著,如何徹底埋葬掉這一支騎兵。
雖然他提前聯(lián)系了楊奉等人,但是能不能夠成功,還得打過才知道!
步兵面對騎兵,尤其是丘林碑手中的騎兵,同等數(shù)量的情況下,很難有機會的。
唯一的機會,也就是渭水,作為橫穿東西的渭水,只要是從長安往北走,必然會經(jīng)過渭水,甚至需要渡過兩次以上的河流。
涇渭分明,便是對于這兩條河流最清楚的講解!
不管是半渡而擊之,還是剛剛渡河完畢,迎頭痛擊,都有著翻盤的機會!
楊修使用著自己的精神力,在天空當(dāng)中匯聚出些許云朵,在不引起丘林碑注意的情況下,將信息傳遞出去。
丘林碑自然沒有在意天空上那些云朵,而是盡可能的籌集足夠多的船只,跨越渭河。
當(dāng)然了,丘林碑想的更多,北上的時候需要船只,等到南下的時候就不需要船只了?
尤其是南北夾擊成功的時候,到時候大軍南下,若無船只,豈不是尷尬?
趁著現(xiàn)在有天子命令,名正言順的征召周圍的船只,丘林碑自然是選擇了多多益善。
而為了使這種行為更加的正確性,丘林碑甚至還責(zé)令自己的士兵,嘗試性的修建浮橋,試圖一勞永逸!
并且在過河之后,再將所有的船只給鎖起來,放于河流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