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對于軍令的服從,讓他不得不安分守己,靜靜等待著后續(xù)的命令。
這種只挨打,還擊手段極為有限的戰(zhàn)爭方式,讓關平有些頭疼。
就算想要將相對應的應敵手段,傳達給中軍的統(tǒng)帥,在這種節(jié)點有些缺失的情況下,更加的耽誤時間。
畢竟在戰(zhàn)場上面現教現用,那可不是遠距離通訊能夠做到的事情。
而此時的魏延,相比一直挨打的關平而言,整個人更加的郁悶。
沒有拿到相對應的戰(zhàn)馬,只能控制正常的步兵,面對這些人的騷擾,也只能無可奈何的嘆氣。
而這種騷擾試探性的行為,魏延也十分清楚,自然知道這個時候該做什么,尤其是相關的命令,下達到他這里的時候,就更加的清楚了。
盲目的箭雨反擊,并不能夠帶來一個優(yōu)秀的結果,反而有可能引起更大的破壞。
“孔明啊,孔明,你到底在等待著什么?真要有什么不對,老李應該出手制止了才對!”魏延揮手攆走了用于通訊的傳令兵,扭頭看向中軍,腦海當中卻不斷的在進行思考,如何破解眼前的這種狀況。
而待在中軍的李典,看著自家軍隊陣列的不斷變化,雙眼當中也閃過了一絲好奇。
那種自信平靜,深思熟慮的諸葛亮,下達這種命令,不可能是亂來。
而他看不懂眼前的這一切,大概率是他的能力不夠,看不出來這些。
雖然偶爾也會懷疑諸葛亮到底會不會指揮,但是想了想那個值得讓人回憶的下午,李典就放棄了內心當中的懷疑。
如果諸葛亮都不會的話,那他表現出來的能力只會更糟糕。
同樣待在中軍的盧民,看著這逐漸成型的一幕,臉上全是滿意之色,對于諸葛亮的認同,也多了幾分。
身為一軍主帥,不僅僅觀看于眼前,而是著眼于整個大局,并進行相對應的調動和指揮,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從這些簡短的指揮當中,也能夠看出來,諸葛亮將自己所學習到的一切,正在快速的轉化,將其轉化為應該會的一切。
“奇怪,對面的統(tǒng)帥是沒有腦袋嗎?居然還會留下這種通道?!”禰邏訶看著漢軍當中,前軍與中軍之間留出來的縫隙,那足以讓騎兵部隊殺進去,直接略過前軍,便可以攻擊中軍的縫隙,腦海當中的問號就更多了。
雖然疑慮更多,但是禰邏訶決定再嘗試一波,確認一下對方是不是腦殘。
如果對方真是腦殘的話,那就直接下死手,送對方上路,免得耽誤自己的時間。
想到這里,禰邏訶直接舉起了一旁的大棒,用力錘擊在身后的大鼓上。
通過震耳欲聾的鼓聲,將自己要傳達的命令傳遞出去。
即使是一些簡單的命令,對于禰邏訶來說,這種簡單命令形成的戰(zhàn)斗力,用于試探就已經足夠了。
只要試探出結果,滿足條件,他就會切換為另外一種狀態(tài),那就是進攻的姿態(tài)…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