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有可能是臨近大朝會的原因,但是這個時候的長安,所聚集的文武官員,世家子弟,諸侯代表,超越了以往任何一個時刻。
就算以武力,三月統(tǒng)合漢中的張任,也出現在了長安城。
遠居交州,鞏固一方,錘治邊疆的士燮,也派了代表來到長安城。
可以說,當今天下的諸侯,或多或少,要么本人親至,要么有代表前來。
其中的情況有些復雜,但確實都有著代表各自勢力的人。
“這條路不錯,我等世家子弟,本就待天牧守一方,統(tǒng)治百姓以證安居樂業(yè)!”袁術聆聽著一旁紀靈的講解,對此更是頗為滿意。
這個世界越來越顛了,直接顛成他想要看到的樣子,不錯不錯。
世家終究會回歸到正途,再一次走上世家的榮耀之路,煌煌大世,竟有此等道路,倒是值得一看。
不過到了祭祀的那一天,長安城內眾多的世家子弟,基本上也只能待在即行道路的兩側,同普通的老百姓一樣,待在外面進行觀看。
在這一刻,他們的身份沒有什么區(qū)別,都是百姓,都是這個帝國的子民。
而在道路當中,能夠站立的人員,無一例外,都是擁有官職的文武大臣,而在周圍進行警戒和巡邏的士兵,也全部換成了公主衛(wèi)隊的人員。
同樣身披重甲的公主衛(wèi)隊,在這個時候承擔起了羽林軍的職責,并且不同于以往,放棄了保護自身的大盾,還有雜亂卻能夠應對各種戰(zhàn)場環(huán)境的武器。
而是統(tǒng)一著裝,手握相同的武器,而這個武器,有一個名字叫做方天畫戟。
禮儀所用,自有威嚴,可鎮(zhèn)一方,方為畫戟。
就算是一向自傲的呂布,看著在場士兵們的武器,也沒有露出絲毫的不悅,反而對此頗為欣賞。
天下能夠用方天畫戟的人寥寥無幾,至于其中的高手,那就更少了。
至于原因,呂布很喜歡一個解釋。
方天畫戟,國之儀仗,可止兵戈,可鑄國榮!
袁術看著這些精銳的士兵,回想了一下自家的虎賁,最后搖了搖頭,不過就是六七年而已,昔日一別,再見之時,已是天差地別。
而管亥,在這個時候并沒有參與到儀仗禮儀過程當中,而是帶著整支軍隊,反方向前進,距離祭祀地點更遠一些。
究其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個祭祀的過程當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就只能待在更外圍了。
隨后由各個諸侯牽頭,帶著各自麾下的文武,陸陸續(xù)續(xù)的到了現場。
就算彼此之間有仇恨的人,能夠出現在現場的自然都能夠克制住自己的仇恨,如果存在克制不了的,這個時候也不會出現在現場當中。
不管是自覺還是被自覺,至少這個時候的祭祀會場,充滿安靜和和諧。
就算是張任這樣的人,看著遠處的二師弟張繡,小師弟趙云,都沒有前去交流,而是默默整理自己的著裝,靜靜的等待著。
看著現場的人員,張任也算是明白了,為什么這一場祭祀,自己要大老遠的飛過來,甚至放下還不太安穩(wěn)的漢中。
這要是不過來,怕是以后都沒辦法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