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通過相關的生物技術(shù),將這種生長過程給弄出來。
到時候,弄一大堆這種大型的老鷹出來,不僅體型大,飛行速度快,還具備較高的載重。
不管是當做單兵飛行載具,還是集團使用,都是一種相當不錯的方法,而且成本極低。
成本能低到什么程度?
飛行一天就只吃三四頓肉,雖然每一次數(shù)量都多了一些,但是相比于后世的飛機而言。
這能叫成本嗎?完全就不叫成本好吧,這叫老鷹的生活所需。
從這一方面來說,使用生物的成本確實遠遠低于使用機器。
畢竟生物自身還有思考的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機器所造成的缺陷,并盡可能的做到完美。
而且與有可能損壞的機器不同,生物損壞了,更換也方便。
畢竟單獨的個體,想換就換,而且?guī)缀鯖]有什么成本,而昂貴的機器,一旦出現(xiàn)了損壞,那代價簡直不敢想象。
特殊大型生物狀態(tài)的老鷹,相比于其他載具而言,好處一目了然。
至于壞處,那就只有一個,數(shù)量只有一個,而且想不到一個快速的方法讓其規(guī)?;?/p>
而如果通過相關的生物技術(shù)來進行相關的培育,耗費的時間也長。
雖然這種特殊的品種,只要能夠?qū)⑦@種品種培養(yǎng)出來,三天之內(nèi)打擊全球,擁有統(tǒng)治全球的基礎,而且也沒有多大的問題。
但是想了想生物學的難度,以及其中的繁瑣程度,盧奇便直接退去研究的心了。
像這種專業(yè)的事情,就該交給專業(yè)的人來進行處理,他這么一個懂皮毛的人,還是不要沖鋒上陣了。
真要靠著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去研究這一方面,他這一輩子估計都得搭進去。
像材料學,生物學這些東西,都已經(jīng)不知道搭進去多少個大佬了,也就發(fā)展到那樣。
這種純粹的無底洞,誰想進去誰進去,反正他不想進去。
抱著這種想法的盧奇,非常平靜且順利的乘坐在小鷹的身上,按照規(guī)定好的目標和方向,向著長安前進。
到達長安之上的天空之時,盧奇便準備在長安城外,找一個熟悉的地方進行降落,可是看了看長安城外的風景,便放棄了這種想法。
盧奇從天空向下俯視,能夠看到很多很精彩的東西。
曾經(jīng)有些荒廢的田地重新被開墾了出來,幾乎沒什么人的道路,也充滿了來來往往的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