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成功了,光是作為見證者,他都有資格去對列祖列宗進行交代了。
胡昭簡單的點了點頭,對于孔融做出了選擇,并沒有覺得任何意外。
只要是知道這一件事情的人,哪怕是名揚天下的大儒,但凡有點機會,都不會拒絕和放過。
至于教化派與鐵血派之間的理論,暫時性的放一邊,見證這種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等見證完了之后,再拿起自己的理論和對方進行商議和商討。
不管做的是對是錯,先把事情做了再說,才是對于匈奴人的正確態(tài)度。
而就在二人確認啟程的時間之時,不遠處的書架旁邊,傳來了一陣輕語。
“有意思,有意思,想不到二位背著我們,商量這種事情…”
胡昭聽聞此言,心中一沉,感覺內(nèi)心當中又冷靜了不少。
孔融頗感意外的抬頭看去,便發(fā)現(xiàn)是蔡邕,黃承彥,王烈等人…
隨后猛然間想起了今天的日子,以及小靈所說的情況,明白了今天的特殊性。
大儒之間的互相商討,也是在這一天,每個月只有一天的機會,也是大家互相論證和進步的機會。
取長補短,推陳出新,推動著各自理念的進程,從而延伸出更優(yōu)秀的思想和發(fā)展觀念。
“千算萬算,忘記算計這一點了…”胡昭看了一眼案桌上面的沙漏,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本來想借助這些人參加商討的機會。以此來婉拒長公主殿下劉桐。
完全沒有想過,這種行為居然會舉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看來孔明還不放過這一點,到了現(xiàn)在還念念不忘啊…”黃承彥輕描淡寫,頗有深意的說道。
看著胡昭,想起胡昭的字號,黃承彥不由的想起了自己的女婿,但隨后搖了搖頭。
或許現(xiàn)在的胡昭名揚天下,但是未來他的女婿,定然不會弱于胡昭。
黃承彥十分清楚,那個隱而不發(fā)的少年,到底有著什么樣的能力。
現(xiàn)在的他,就算靠著曾經(jīng)的經(jīng)驗,也很難在內(nèi)政,治軍等方面壓過諸葛亮了。
現(xiàn)在的諸葛亮,不過也就實歲十四,虛歲十五,在這種年紀就有這種能力,未來絕對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