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南邊獲得了勝利,則減少對于北方提供的糧食……
而面對這樣的結(jié)果,以及坐鎮(zhèn)于中間協(xié)調(diào)此事的韋蘇提婆一世,南北雙方都陷入了猶豫當中。
同樣都是武力解決問題,不過也有很大的不同,由之前的對內(nèi)作戰(zhàn),改成現(xiàn)在的對外作戰(zhàn),可以說是各有利弊了。
而面對雙方猶豫的情況,竺赫來簡單指使周圍的人,出言慫恿了幾句,便死的南北雙方的人都同意了下來。
北方的人同意,是因為相信自己的武力,絕對不會輸給南方的人。
而南方的人同意,也是因為他們對于百乘王朝的滲透,達到了一個巔峰的地步,只要開戰(zhàn),保守就是一個百乘王朝入手,以此為基礎(chǔ),又怎么可能會輸給北方?
當然,眾人之所以能夠統(tǒng)一這樣一個條件,也是因為韋蘇提婆一世手中還是有一部分軍隊,也在一定程度上,擁有話語權(quán)。
在這一場由韋蘇提婆一世親自做主的對外戰(zhàn)爭,一場轉(zhuǎn)移國內(nèi)矛盾的戰(zhàn)爭,便開始了。
搞定這一個主基調(diào)之后,不管是南北雙方,哪怕互相看著彼此,都特別不順眼,發(fā)自內(nèi)心的‘祝?!鴮Ψ?,不過也沒有忘記自己本身的目的。
而做出這種選擇的韋蘇提婆一世,更能夠體會到這種心情的無奈,卻也只能搖了搖頭。
他背后有著北塞五支的力量,然而韋蘇提婆一世所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根本就得不到身后眾人的支持,這也就導(dǎo)致了明面上擁有龐大力量的韋蘇提婆一世,實際上能夠動用的部隊寥寥無幾。
而南北雙方軍隊的撤離,并不意味著這一切的結(jié)束,相反,這一場競爭,正式拉開了帷幕。
不管誰勝誰負,竺赫來都十分清楚,沒人能夠接受失敗的結(jié)果,所以,下一次的爆發(fā),這會比這一次更嚴重。
因為他們的信譽會受到損失,南北雙方的人,恐怕不一定會接受他們的協(xié)調(diào)了。
然而想要徹底的壓住北方,就得具備足夠的軍事力量,才能夠維持這種程度的和平和壓制力。
不過在這一方面,本身就不擅長練兵的竺赫來,根本就不明白,雙方之間的基礎(chǔ)士兵,到底差距有多大?
“陛下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嗎?也好,讓陛下明白,什么叫做絕對的實力差距,下一次,就不會再有下一次了…”收到信息的北方統(tǒng)帥們,直接將信息丟在了一旁,毫不在一起是否落在地上,語氣當中可沒有對于陛下的半點尊重。
強就是強,弱就是弱,不會因為一個名字而改變,也不會因為一個身份變得不一樣。
而對于南方的眾將而言,對于這樣的結(jié)果也有一些不滿,雖然他們很少贏得對于北方的戰(zhàn)爭,但攔不住他們鄙視和嫌棄北方的蠻子。
作為神的子民,尤其是婆羅門人員,又怎么可能會看得起北方的蠻子,尤其是窮蠻子。
不管是生活習慣也好,還是生活方式也罷,雙方的差距太大了。
而且對于梵天沒有半點尊重,又怎么可能會得到婆羅門人的尊重?
彼此之間的信仰,構(gòu)建了一個巨大的文化坑,而本身就是大月化后人的北貴們,面對這種文化的打擊,思來想去的辦法,就是動用武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