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周瑜所要謀劃的結(jié)果,結(jié)果現(xiàn)在得到這樣的解釋,反而有些讓人不解了。
“不管是自適應(yīng)循環(huán)也好,還是戰(zhàn)爭的勝利也罷,對于周公瑾來說,這些其實都不重要,周公瑾想要做的,便是利用這一次機會。”魯肅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氣,帶著對于周瑜的敬佩,認真的說道,“僅憑這一戰(zhàn),拿下立國之基!”“啥?立國之基?!”聽到這種話的甘寧,感覺自己好像沒聽清楚,重復一遍的同時也表明了自己的疑惑和難以置信。
“對!”魯肅點了點頭,講解著周瑜的謀劃。
對于周瑜來說,了解了四方勢力以及國家的大致方針以后,就明白了自己未來的規(guī)劃,或者說,未來孫策的規(guī)劃。
稱皇稱帝或許有些困難,但是想要成為一名諸侯王,還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但是成為諸侯王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借助目前的勢力,靠著國內(nèi)的幫助,在國內(nèi)的賞賜之下,成為有名的諸侯王國。
另外一種,就是靠著自己所擁有的實力,用手中的刀劍開疆擴土,以裂土封疆之功,成就王國之名。
兩種方式從結(jié)果上來說,確實沒多少區(qū)別,但是過程以及對應(yīng)的難度就完全不一樣了。
“驕傲的周公瑾,選擇了第二種嗎?”甘寧望向東邊,喃喃細語的說道。
“以武力開疆擴土,再造乾坤,集眾人之力,成就國之根基,然后成就王國之名,可完全不一樣了…”魯肅帶著敬佩的語氣,訴說著周瑜等人的夢想。
通過這種行為和功勞成就的王國,不管有沒有漢帝國的封賞和承認,他們也是王國。
哪怕在這個過程當中,會付出大量的鮮血和犧牲,才能創(chuàng)建這個偉大的國家,但是其根基是扎實的,也是可以流傳下去的。
而通過漢帝國的分封,才能夠形成的王國,雖然明面上一樣,但終究是依靠漢帝國才存在的王國。
在漢帝國的命令下,一言即可定興衰。
所以在碰到穆萊赫之后,尤其是周瑜更進一步了解北方艦之后,就有了這樣的想法。
只有一次,沒有第二次的機會。
因為鋼鐵戰(zhàn)艦的出現(xiàn),自然會將戰(zhàn)爭拉向另外一種形式,一種并不有利于它的形式。
“原來如此,只有刀和鮮血,才能夠凝聚眾人的心,才能夠構(gòu)建真正的根基嗎?!不愧是周公瑾!不愧是孫伯符!”總算明白這一切的甘寧,看著周圍平靜的海洋,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隨后笑聲越來越大,向著周圍擴散著。
他果然沒有認錯人,陳子川說的也確實沒錯。
孫策和周瑜啊,相得益彰,互相成就啊。
可惜這一次,他貌似也只能襯托這兩位了,不過這個感覺,倒也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