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法之道,變幻莫測而無形,根本就沒有金科玉律,只有戰(zhàn)爭最后的勝利,才是真正的蓋棺定論?!泵鎸z娘的說法,劉桐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戰(zhàn)爭的不同之處。
不管使用什么樣的方法,使用什么樣的計策,只要最后能贏,那么一切都可以是鋪墊。
反之,如果最后輸了,中途的過程即使天花亂墜,最后很有可能也會被評價為作死。
當然,人還是有悲觀主義情懷的,面對某些有情感的失敗者,還是會給與應有的同情和尊重,可這是對于個人,而不是對于國家,不是對于一個勢力。
站在國家的立場上,最好給予對手尊重的方式,就是送對面去死。
就算對方表現的再好,再怎么值得尊重,也得等對方死了以后再說。
“國家的立場上,可以享受勝利帶來的默默無聞,但是不能夠接受同情的失敗,從這一方面的來說,現實還是一如既往的殘酷和無情?!边^往的歷史記載映入到腦海當中,劉桐言語當中也有一絲感傷。
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有時候也很有道理。
就像在這個時代的諸葛亮一樣,強嗎?非常強!
但是相比于原本歷史當中的諸葛亮,這個時代的諸葛亮,即使能力更強,但是流傳到后世當中,絕對不會比原本歷史當中的諸葛亮強。
不管是軍事還是政治,都是如此!
原本歷史當中的諸葛亮,身上背負了太多的色彩和希望,已經成為了某些特色和智慧忠貞的象征,個人聲望可以說是絕對成功。
然而失敗的北伐,也注定了季漢這個國度,最終也將走向衰亡。
也就是說,站在國家的立場上,兩個時代的諸葛亮,反而會選擇當前的這一位諸葛亮。
因為更年輕,也更強,更全能,對于國家來說更有好處。
至于歷史版本的諸葛亮,個人情懷和國家情懷的選擇性,要大于能力的判斷。
大概率再也不會走上戰(zhàn)場的諸葛亮,很有可能會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內政當中。
內政這一系列,已經有陳曦珠玉在前,蓋壓了這一個時代的光輝,其他人只能是陪襯,即使是諸葛亮也會是如此。
除非過度深究,深入研究,才能夠看懂諸葛亮的操作方式和方法,可是對于大多數了解歷史的人來說,實在是要求太高了一些。
而這也就導致了流傳甚廣的眾人,不僅本身能力靠譜,也要有對應的故事和情懷支撐
更能夠凸顯某些優(yōu)秀品質,如此才能夠連綿不斷。
或許這個時代的諸葛亮依舊能夠做到進入廟宇當中,但絕對做不到武侯祠的那一種程度。
既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不幸,不過這本身就是蝴蝶煽動翅膀以后帶來的變化。
對于諸葛亮本人來說,或許并不在意這一部分的名聲吧。
漢室猶存,百姓仍安,總是好過一人風光依舊,萬年長青。
“國家的立場嗎?”絲娘晃了晃自己的頭,帶動著頭上的鈴鐺輕輕搖晃,表示完全不懂這些。
能夠多多了解一下劉桐興趣和愛好以及關注的方向,已經是難能可貴的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