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包括他在內(nèi),都跟漢天子的遭遇有關(guān)系。
雖然不大,但確實有一定的因素在里面,起到了一定的干擾作用。
但真要說天子和自己一樣,可能會不一樣,確實有些奇怪。
盧奇認真的思考了一下,最后還是搖了搖頭,當今的漢天子,是真的令人害怕。
不是因為昏庸,也不是因為無能,相反,漢天子還擁有不少的小聰明,不過很可惜。
漢天子的聰明才智,并沒有將其用到該用的地方,反而有些爭權(quán)奪利的想法。
可問題是天子是天子,這個國家的代言人,理論上來說,朕即是國家。
擁有如此的心態(tài)和態(tài)度,才算是一個天子該有的行為和結(jié)果。
但是身為一個天子,居然下場和臣子之間爭權(quán)奪利,不管怎么看,都有些奇怪。
如果只是這樣,尚且能夠接受,畢竟有時候權(quán)臣當?shù)?,收回?quán)力也理所應當。
盧奇在不知不覺當中,想到了其他人對于漢天子劉協(xié)的評價。
雖有聰明才智,但是目光短淺也,不管經(jīng)歷什么樣的困難,不是在動蕩當中,這是走向動蕩…
“都鄉(xiāng)侯,既然信已經(jīng)送達,那么在下告辭了…”盧奇在確認好皇甫嵩的目的地以后,就沒有過多的詢問和干預了。
只要到了奉高城,很多事情都很好解決,也有足夠的時間去詢問,也就沒必要耽誤這些時間了。
更何況,在皇甫嵩離開的時候,長安出現(xiàn)的情況,讓他有些擔心。
明明都已經(jīng)少了那么多的世家,按道理來說,應該能夠起警惕之心,足夠讓世家們引以為戒。
可惜,大多數(shù)的世家都不會屈服于此,甚至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才會導致世家們做出這樣的行為。
從連諸侯內(nèi)附天子,言語當中全是真誠,仿佛曾經(jīng)的一切過錯都是別人指使的一樣,而是所有人都是這一場混亂當中的被害者和無辜人員。
皇甫嵩看到這種情況也沒有拒絕,當場認真的點了點頭。
此時的皇甫嵩,根本沒有想過,他離開長安以后,長安城所發(fā)生的事情,可謂出人意料。
自然面對如此言語的盧奇,也沒有過多的勸阻和逗留,頗為平靜的說道,“既然盧先生要離開,我也就不挽留了,他日定能再相見…”
盧奇認真的點了點頭,然后推動自己的精神力,將天上的老鷹給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