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程度的高手,面對此時的長安,那真就是盤上的菜,連掙扎的余地和力量都沒有。
而在劉桐(內氣)的手中,更是表現出了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熟練感。
內心當中的恐懼,配合獨屬于劉桐(內氣)的基礎訓練,讓不到半年的南匈奴軍隊,在紀律方面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然而,劉桐(內氣)覺得一般的南匈奴騎兵,卻展現出來了令行禁止,令則必從的本質。
所謂的自由,狂妄和囂張,在這種求生的本能之下,表現的極為規(guī)矩。
不怕展現自己最差的一面,因為自信,自信自己不敗,用自己最差的一面,也能夠擊敗敵人最強的一面,這就是綜合實力六方形的漢帝國!
所以,決定別人對于皇宮的評價,完全不在于皇宮是否豪華,而在于國家是否強大。
帶著寥寥數人,立于宮墻之外,挺身仰望的呼廚泉,目睹這一切以后,更能夠體會到其中的威嚴和氣勢。
沒有任何的掩飾,也沒有任何的遮掩,連理由都不想,真切實際的將一切展現出來。
在這種訓練方式之下,列陣而行的南匈奴騎兵,展現出的行著同隊,橫豎皆呈線的行軍隊列,但是讓每一個知軍之人,都有一些懷疑人生。
他引以為傲的一切,在那個少女面前不值一提。
相較于漢帝國的其他軍隊而言,能夠在紀律方面與之比擬的,也沒多少了。
得益于日漸武力充沛的長安,也得益于劉桐(內氣)的些許薄面,原本軍中的一些高手,在得到一些相關教導之后,也有一兩個人,突破了那一道屏障,成為了足以庇佑部落的勇士。
所以,相較于戰(zhàn)斗力,穩(wěn)定性和紀律性才是那個時候的劉桐(內氣),更看重的方面。
不過劉桐(內氣)對此也沒有過于在意,畢竟訓練這一支軍隊的紀律性,從本質上來說,也只是為了避免這一支軍隊到處亂跑,像曾經的羌人騎兵一樣,霍霍整個長安就不好了。
而目前漢帝國所展現出來的力量,足以保證即使殘破不堪的宮墻,依舊能夠威懾四方外族。
而他目前還待在這里,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只是為了見證一件大事,見證完畢以后,也要起身出發(fā)了。
所有清楚這些事情的南匈奴人,都默默收斂著自己的鋒芒和存在感,保持著極高的紀律性。
這是不到半年訓練,能夠訓練出來的軍隊?就算本身擁有相關的基礎,但也不至于在短短半年間,能夠訓練到這種程度吧?
要不是知道這些人是南匈奴軍隊,和漢人的身體差異極大,恐怕都以為摻假了,實在是太讓人難以置信了。
強大的國家,即使皇宮再垃圾再破敗,也會被尊稱為體恤愛民,勤儉節(jié)約,無愧強國之象…
在呼廚泉的內心當中,除了對于單于的教導銘記于心,同樣對于這一段時間在長安的經歷,記憶十分深刻。
而他現在目前要做的,便是見證,見證那一位幾乎無敵的少女,完成人生當中的成年禮。
當然了,因為身份的特殊性,他也進不了皇宮內,不過得益于院墻的缺失,他站在皇宮越墻外進行觀看,倒也沒什么問題。(本章完)